第二:以疫苗外交為手段,為美地區外交重新開局。
美國希望從疫苗捐獻開始,先參與地區疫情經濟的恢復和建設,接著再提經濟計劃,其中關鍵是參與地區的數字經濟建設。藉此改變與中國在地區的經濟競爭模式,重設美國的地區領導權。拜登政府認為,美國在地區與中國競爭的實力來源是美國內正在推進的各種經濟議程,以及美國後疫情期的恢復能力。
將疫苗和疫情合作作為新的公共產品,美國務院、五角大樓、白宮及國會皆圍繞於此協同行動,通過多種方式落到實處,讓地區國家認同並心存感激。相比中國已經捐獻了1.9億劑疫苗給地區,到7月底,美僅捐出2300萬劑疫苗。數量上處於劣勢,美就設法在疫苗質量、疫苗的有效性以及提供疫苗的附帶條件等問題上展開宣傳攻勢。
然而地區對美國抗疫的信心業已動搖,已有超過3500萬美國人感染;而之前美為確保國內疫苗供應,拒絕向海外提供疫苗,已被指責“不負責任”。拜登政府現瞄上了疫苗外交,其中,印尼、越南、菲律賓作為美國疫苗外交的重點關切。希望借此為未來聯合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歐盟等地區經濟重要的參與者,在地區實施B3W等計劃而搭建舞台。
目前,地區歡迎中美兩國在經濟和公共產品上加大投入,地區在疫苗、基建方面的需求巨大。只要中美雙邊競爭關係處於可管控範圍,地區國家當具一定的獨立性和平衡能力,其積累了不少應對中美兩國無論是強硬還是懷柔的經驗。可以想像,中美在地區疫苗供應方面必然會存在交集,兩國各有優勢和難題。幫助地區對抗疫情和恢復經濟,將是兩國爭奪未來地區領導權的重要戰場。
所以,疫情和經濟議題是賀錦麗這次訪問的重點。在新加坡,她將參與關於“確保供應鏈彈性”的雙邊圓桌會議;在河內,她將參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區域東南亞辦事處揭幕儀式。
第三:鞏固加強美國在地區的軍事存在,擴展安全合作。
將新加坡、菲律賓、越南作為地區軍事合作的基石以及美國新混合威懾(integrated deterrence)的重要要素進行塑造和整合。
混合威懾(也被稱為混合戰爭),可用於描述需要高度適應性和彈性反應的戰場空間的靈活要求和複雜動態。拜登政府在地區的混合威懾戰略部署,基於同盟的協作,即多個盟友或戰略夥伴,以己之長,為應對特定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的聯合舉措,是美軍與其選定對象在各個領域的能力混合。五角大樓還強調,綜合威脅包括整個政府的反應,不僅涉及軍事手段,還包括經濟、外交等其他工具。
美軍正在就全面實施混合威懾進行機構調整。針對最大假想敵中國的印太地區,是美軍改革的重點,美軍事力量向地區轉移的勢頭日漸明確。近期跟隨奧斯汀訪問地區的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菲爾戴維森(Phil Davidson)上將概述了美國的太平洋威懾倡議:“其核心是,我們的部隊必須具有機動性——敏捷——並擁有實現位置優勢所需的多域火力;我們必須利用一系列可互操作和兼容的盟友和夥伴,我們必須定期展示拒絕和擊敗的‘威懾力’。”具體行動方面,五角大樓正在減少其在中東的反導彈系統的電池,其中一些會部署在印太地區。美國海軍11艘航母的部署體現了戰略轉變。根據美海軍研究所的數據,截至7月,這些船只今年在太平洋停留了197天,占總數的一半以上。此外,財政上為2022財年的新太平洋威懾倡議申請了51億美金的軍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