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統制藥技術不具備良好的微觀精確控制與空間精准調控能力,藥物和輔料在產品中的分布幾乎完全通過混合或包衣來控制,難以設計複雜的劑型。而3D打印技術的出現,用數字化設計,為藥物速釋制劑、改良型制劑以及複方制劑的開發提供了新思路。
孫敏捷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博導、教授
3D打印牙齒、3D打印骨關節、3D打印心臟模型……自3D打印技術進入醫療領域,這項技術已為人類帶來諸多驚喜。不久的將來,3D打印藥物或許也將走進我們的生活。1月24日,記者從南京三迭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迭紀)獲悉,該公司首個3D打印藥物產品T19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在三維空間讓藥物釋放更精准
3D打印又稱“增材製造”,是一種通過特定數字設計,將材料分層沉積構建成型的工藝。198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查克·赫爾教授發明了第一台3D打印機,隨後從20世紀90年代起,很多科研機構都開始研究如何將3D打印技術應用於藥物制劑領域,但研究進展緩慢。
2015年7月,美國一家制藥公司研發出的3D打印全球首款抗癲癇藥物左乙拉西坦速溶片,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
如今,三迭紀公司研發的3D打印藥物產品向FDA遞交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如獲批准,這將是FDA通過的全球第二款3D打印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