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4日電/據新華網報道,登上海島的制高點遠望,一座座石頭厝散落在蒼鬱的叢林中,遠處,平緩的沙灘延伸進大海,藍色的海岸線與綠色的木麻黃共同構築起這座海島的生態屏障。
位於福建漳州的東山縣,是全國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島縣。如今,往來東山的遊客或許很難想象,20世紀50年代以前,這裡寸草難生、黃沙漫天,島民們過著“無風一片白、有風地搬家”的苦日子。
位於海島東南部的山口村,曾是風沙肆虐最嚴重的地方之一。“風吹沙走,晚飯桌子剛擦好,菜還沒端上來,又是一層沙子。”61歲的山口村村民陳進順曾聽母親說起從前的日子,由於乾旱嚴重,莊稼“十種九無收”,當時,他所在的村子有一半以上村民常年在外當乞丐,被稱為“乞丐村”。
要除窮根,先治生態。20世紀50年代,在時任縣委書記穀文昌帶領下,東山開展植樹治沙運動,幾經失敗後,頑強的木麻黃最終在島上扎下了根。
如今,從山口村村口一眼望去,仍能看到成片的沙墩被一排木麻黃擋在村子外。
陳進順說,穀文昌帶領大家種完第一批樹後,村裡又發動團員青年種樹。就這樣,60多年來,一代代人輪番上陣,沿海一帶甚至一度出現“無處可種樹”的情況。
“大家都把木麻黃當成寶貝一樣,如果不是這些樹,村子早就被風沙給蓋住了。”陳進順說,現在村裡年輕人到鮑魚場做工,三四年就能回家蓋個房子。
山口村是海島巨變的一個縮影。一排排木麻黃讓島民告別了苦日子,也為後代奠定了寶貴的生態旅遊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