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認為,相對於戰機攔截伴飛甚至是“包夾”這種明面上的對抗、鬥爭,看不見的電磁鬥爭可能才是最有技術含量的部分。據台灣媒體報道,前段時間的行動中,台地空導彈的火控雷達開機進行跟蹤鎖定,當時就有台灣專家分析認為,台軍啟用地空導彈制導雷達進行跟蹤鎖定,就已經先失一局,因為容易洩露己方的雷達參數。那麼,解放軍戰機的雷達、通信參數會不會被美國電子偵察機“偷走”呢?
分析人士認為,從各國執行這類任務來看,非必要,火控雷達均不開機,通常可以通過數據鏈接收雷達情報網獲取信息。而雷達情報網中的雷達通常使用值班頻率,其參數的敏感性沒有那麼高。即便需要戰鬥機火控雷達開機鎖定目標,現在的很多雷達使用先進技術,也不易被偵測到。比如,現在各國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普遍使用非常寬的工作帶寬和多樣化的工作模式,只暴露一兩個頻率點和有限工作模式,並不妨礙戰時的反干擾、反偵察。有的雷達還運用低截獲概率技術,不易被對手探測到。所以,這種背後的電子鬥爭的結果,取決於雙方的電子戰技術和戰術運用水平。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