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促進經濟向好發展
http://www.crntt.hk   2020-05-01 08:11:18
 
  疫情防控中促進經濟向好發展的重點舉措

  文章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經濟形勢,明確提出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重點工作。今年以來,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基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黨中央又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就能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促進經濟向好發展,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到去年底,按現行標準測算的農村貧困人口已減至551萬人。這些貧困人口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脫貧難度較大,新冠肺炎疫情又進一步加大了脫貧難度。因此,必須進一步強化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工作力度和工作質量,在復工復產中優先使用貧困地區勞動力,幫助他們有序返崗就業;支持扶貧龍頭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組織好貧困地區的產銷對接,促進扶貧產業加快恢復生產、實現持續發展。

  加快重大項目建設。重大項目建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對於促進經濟向好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認真梳理、逐項把關,按時保質完成“十三五”規劃提出的重大項目建設任務;另一方面,結合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抓緊謀劃建設一批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項目。

  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5G網絡、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具有優化經濟結構、激活發展動能、提升發展質量、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等多方面作用,是穩投資、穩增長的重要手段,體現出巨大的經濟發展能量。堅持市場決定和政府引導相結合,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拓展提升水利、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管道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從實際情況看,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已難以截然分開。傳統基礎設施與不斷創新的科學技術緊密結合,越來越呈現新型基礎設施的特點;而某些新型基礎設施則是傳統基礎設施發展提升的重要支撐,與傳統基礎設施聯繫緊密。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一體聯動發展,可以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先導和支撐。

  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產業鏈提升既體現產業體系優化升級,又代表產業技術基礎躍升,是拓展內需市場、應對外部風險的重要舉措。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著力點,一是與應對國際供應鏈斷裂風險結合起來,抓緊補齊過度依賴外部的環節;二是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結合起來,通過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加速產業與新技術融合,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三是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結合起來,以製造業為重點,以“四基”(核心基礎零部件或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為方向,努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國城鄉發展差距較大,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僅關係發展速度,而且關係發展質量。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帶來的經濟成效,既直接,又顯著。在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方面,立足於全面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大力推動城鄉資源要素自由平等交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可及性;推進相關改革,促進城市優質生產資源進入農村、服務農村;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並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進一步細化政策指導的空間單元,把分大區域指導和分區域類型指導有機結合起來,並進一步加強欠發達地區的重大戰略支撐與數字基礎設施支撐。

  促進多元消費,激發經濟活力。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近年來,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拉動力。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促進經濟向好發展,必須進一步促進消費增長,以提升產品質量為基礎,改善收入狀況、優化消費環境、豐富消費載體、創新消費方式,進一步激發大眾消費能力與潛力。結合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適當增加公共消費。人民群眾是生產和消費的主體,億萬人民中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活力。各地可以放手發動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活動,用豐富多彩的大眾經濟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光明前景。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