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政治學角度對台灣問題的幾點反思
http://www.crntt.hk   2020-04-28 00:15:52
 
  三、政治的互動

  兩岸目前的根本分歧是:台灣是不是國家,要不要統一。與制度無關。大陸立場非常明確:台灣不是國家,兩岸必須統一。島內兩黨都主張:台灣是一個國家,目前拒絕與大陸統一,兩黨之間區別衹是名稱、疆域、時機、策略上的差異。兩岸對化解分歧的方式也有不同立場:大陸方面希望試圖通過“九二共識”使分歧模糊化,台灣方面通過拒絕“九二共識”使分歧清晰化。大陸方面認為協商與武力都是解決分歧的方式,但不能剝奪大陸民眾的投票權;台灣方面認為解決分歧衹能通過非武力的方式,且決定台灣統獨的投票權僅限於島內民眾。

  所謂“台灣前途衹能由台灣2300萬人決定”是合理的嗎?如果台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關於台灣前途的投票表決可以排除中國大陸民眾,可事實是,台灣歷史上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而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正是由於是中國的一部分,才有可能獲得中國為台灣地區貢獻的大量人才、資源、遺產、機遇,才造就了台灣早於中國大陸實現經濟起飛的優勢,台灣憑什麼可以剝奪這些做過貢獻的地區民眾的表決權力?是在上演企業淘空戲碼嗎?

  在兩岸雙方分歧目前無法化解、且有激化趨勢的情形下,大陸某些學者熱衷於討論武力統一,常見有文章引用中國古代武力統一的案例與當前兩岸進行似是而非的生硬對比。這也是一種認識誤區。案例對比可以衹看過程不看背景嗎?古代政治形勢與當前國際格局一樣嗎?古代有美國這樣的強權在阻撓國家統一嗎?古代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密切聯繫嗎?古代有民族國家的概念嗎?古代有人權意識嗎?古代有聯合國機構嗎?時空條件和國際潮流都不相同的背景下,案例對比的參考意義不能擴大化和簡單化,更不能生搬硬套、紙上談兵。

  還有一種認識誤區是沉溺於計算兩岸或中美的軍事實力對比。不是說這種對比不重要,但除此之外,難道不應該軍事戰略研究優於軍事策略研究嗎?兩岸統一的根本目的,是為統一而統一嗎?武力統一對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及提升兩岸民眾福祉有什麼影響?武力統一後的戰後重建治理及撫平心理創傷需要怎麼做?軍事施壓、以打逼談的國際反應評估過沒有?當前國際和平潮流與二戰前後世界戰爭潮流的國際背景的區別注意到沒有?武力統一對中國的國家形象與國際關係及中華民族復興會造成怎樣影響?使用武力方式之前需要做哪些預估和準備?武力統一是最優解決方案嗎?整天欣喜於大陸對台軍事優勢增長與整天陶醉於島內挺獨人數增加有什麼區別?是為了感覺很爽嗎?

  那麼,除了武力統一,還有更好的解決兩岸分歧的方法嗎?當分歧較大、一時難以解決時,動態解決方式優於靜態解決方式。靜態解決是指立即找出辦法消除分歧。可是有些分歧很棘手,如果強行消除,損失及後遺症過大,而延後解決,也不會產生太糟糕的影響,這時就可以採取動態解決的辦法,暫時擱置爭議,在形勢發展中尋找和培育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是分歧縮小了,也可能是手段增多了,還可能是強弱拉大了。解決分歧的機會也許就出現了。和平解決兩岸分歧的機會並非沒有,不要急。武力解決分歧衹在特定情形下才是最優解。不可否認,武力方式解決分歧的優點是可以反映參與者的意願強度。

  有人會說,看看2020島內“大選”的結果,擱置爭議等下去島內支持“台獨”的人會越來越多,隨著“天然獨”的增加,時間在台灣那邊,不在大陸這邊。——真的是這樣嗎?前面說過,兩岸雙方目前的根本分歧是:台灣是不是國家,兩岸要不要統一。前者取決於國際社會是否承認,後者取決於中國大陸是否先進。因此,問題的關鍵在美國和中國,不在島內。島內叫喊“台獨”的人數再多,聲音再大,也無法改變台灣不是國家的事實。而且,這種“台獨”勢力增長的現象有其產生的時代背景。中美關係惡化、島內“獨化”教育、香港問題刺激等等,都會對島內意識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根據大陸學者在2016年民進黨上台時提出的“兩岸關係發展三階段論”:島內“台獨”勢力增長是必然的歷史階段性現象,不改變兩岸統一大趨勢。從執政當局的角度看,台海兩岸實現統一總體進程,需要經過爭統一、爭統獨、談統一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1949年—1999年)在國際勢力干預下兩岸勢均力敵,形成平衡對峙,兩岸執政當局的目標都是國家統一,謀劃以武力或和平方式統一對方,此時島內國家統一是主流民意。第二階段(1999年至今)大陸綜合實力持續增長,但還不具備統一台灣的充分條件,兩岸形成不平衡對峙,目標變成了大陸爭取國家統一,台灣在統一大陸無望的情形下轉為爭取獨立,島內獨立民意比重大增。第三階段(未來)大陸的軟硬實力都對台灣取得壓倒性優勢,在世界上都有領先性,且具備足夠多的籌碼使國際勢力不敢冒險對台灣問題進行武力干涉,兩岸對峙被打破,雙方都已認清中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台灣當局開始通過談判爭取統一後較為有利的條件。

  會不會大陸綜合實力再強也無法轉化成台灣民眾的統一意願呢?對台灣民眾而言,與文明先進的地區聯結可以給自身帶來利益和榮譽。如果大陸發展成為世界文明先進的代表,為什麼要拒絕與之統一?兩岸統一會產生系統的功能湧現,兩岸民眾都會獲益。例如兩岸物流和人員往來的完全暢通可能誕生新的合作形態,兩岸優勢產業強強合作可能整合出新興產業鏈等等。相反,假設大陸可以允許台灣“獨立”,那麼台灣當局固然可以升格為國家級政府,可是,台灣民眾的好處在哪裡?民眾為什麼要支持這種徒勞無益的政治舉動?

  四、認同的構建

  現代政治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越來越認識到社會內部文化差異的意義,這被稱為“認同政治(identitypolitics)”或“差異政治”。認同在任何意義上都包含著差異。差異使認同感清晰明確。此類政治學思考催生了“承認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其思想基礎是相信應接受差異、承認認同。兩岸統一也需要接受差異、構建認同。這種認同不是全民認同,而是主流認同。廣義的政治認同,不僅包括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還包括政權認同與文化認同。

  德國是國家統一過程中政治認同做得比較出色的國家,也是人們紛紛研究的對象,不少學者建議藉鑒德國統一模式解決台灣問題。推動國家統一需要具備形勢(簡稱“勢”,Situation)、實力(簡稱“力”,Strength)和策略(簡稱“策”,Strategy)三方面條件。在藉鑒德國模式前,須知德國案例的背景有許多不同於中國之處,以防出現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勢”的方面,德國的分裂與統一與國際冷戰格局的形成與結束密切相關,中國台灣問題的形成卻是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當然,台灣問題的形成也受國際格局的重大影響。與德國實現和平統一時的條件相比,中國面臨的台海兩岸形勢更為複雜和困難。當時支持西德的美國在美蘇爭霸中取得優勢,而支持東德的蘇聯卻已經處於劇變和解體的前夜,蘇聯沒有決心和能力維持東德的政治獨立。當前影響兩岸關係的國際勢力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對中國咄咄逼人,短期內不可能象蘇聯放棄東德那樣輕易放棄台灣。中國要有大棋局的觀念。如果一邊與美國大打出手,一邊要求其不許支持台灣,美國可能做到嗎?

  “力”的方面,西德是在具備軟硬實力的全面優勢條件下吸收東德的,中國大陸1979年提出“和平統一”對台政策時經濟政治文化等很多方面並不具備對台優勢。當前大陸在硬實力建設方面雖然綜合水平優於台灣,但軟實力還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當初德國統一前,東德民眾向往西德,主要是抱怨東德“民主不夠、高官特權、出國受限”等問題,並提出“新聞自由”、“旅遊自由”和“選舉自由”的要求。與之相較,台灣民眾對台灣當局並沒有太多這方面的抱怨,相反在這些方面有優越感,認為大陸網絡封鎖不自由、政府官員特權腐敗、大陸民眾不能像台灣人那樣有170多個國家免簽證可以自由地世界旅行。客觀講,大陸在軟實力建設方面幾十年來進步巨大,有目共睹,但人口眾多、貧富懸殊、素質差異等國情所限,對台灣民眾產生的吸引力現在已經足夠大了嗎?到了可以立即談統一的時候了嗎?

  “策”的方面,兩德統一通過和平自願的途徑進行,與其雙方未曾發生戰爭、民意沒有敵視情緒密不可分。兩岸之間因內戰而分隔,且台灣島內長期進行反共宣傳教育,島內對大陸敵意極重,這使兩岸實現和平自願統一的困難度其實遠高於德國。政策上看,大陸對台灣始終抱持親情和友善的姿態,並予以經濟利益的優惠、輸送和支持。這一點與當時的西德做法相同,但西德當時無論整體經濟規模還是人均產值收入都高於東德,且東德民眾對西德並無深刻的敵視情緒,因此西德的善意能轉化成東德民眾對西德政府的好感。大陸在對台經濟交流和優惠時,經濟發展階段和人均收入水平均落後於台灣,且島內存在以“皇民意識”為基礎的反中情緒和以“民國意識”為基礎的反共情緒,加之政黨力量的歪曲操弄,大陸釋出的善意常被汙名化而無法有效轉化為島內民眾的好感與信任。此外,兩德在被分裂佔領之前文化是統一的,而台灣在1945年回歸前,已經注入了50年的與中華文化不同的日本文化,之後75年又是與大陸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文化發展,兩岸重建文化認同的難度客觀上不是遠高於兩德嗎?

  和平自願統一都是較落後一方加入較先進一方。兩岸如果通過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就是要靠大陸的快速發展讓廣大台灣民眾心甘情願、心悅誠服地願意與大陸同屬一個國家,這就需要中國政府能夠充分展現卓越的國家治理能力,使中國成為世界各國的尊敬對象,使大陸成為大多數台灣民眾羡慕和向往的地區。因此,習近平講,“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

  除民間層面要長期積極引導和塑造兩岸民意認同外,在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積極處理好大陸內部事情,另一方面要對台灣當局的不同施政採取不同的政策策略。如果連任後的民進黨當局公然推動“法理台獨”,與國際勢力相勾連,兩岸關係發展到不得不攤牌的地步,和平統一的方案必須調整。如果民進黨當局沒有出格的挑釁、踩到大陸政策紅線,大陸的對台方針政策當然無須改變,因為大陸綜合國力增長速度較之台灣和美日增長更快,這是大陸能夠保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源泉和體現。2020台灣“大選”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說:“無論台灣地區選舉結果如何,對台大政方針不會改變。無論台灣地區政局如何變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仍是島內廣大台灣同胞的呼聲和民意。”這種態度和觀察對兩岸形勢可謂目光如炬,洞若觀火。應作如是觀。

  政治認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來的。如果按照“兩岸關係發展三階段論”,第一階段用了50年,第二階段才過了20年,現在着什麼急呢?衹要把自身建設好了,大陸等得起。杜鵑不鳴,如之奈何?織田信長曰“殺之”。豐臣秀吉曰“誘(逗)之”。德川家康曰“待之”。德川家康終於等到了建立兩百年江戶幕府的有利時機。兩岸統一時機不成熟,為什麼不能等待呢?島內政治形勢千變萬化,民意如流水。不畏浮雲遮望眼。兩岸融合發展才是長期工程。當前關鍵是決定台灣問題的中美因素不能失控。抓住兩大關鍵,保持定力,提綱挈領,未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0年4月號,總第268期)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