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消費扶貧需精准施策
文章分析,消費作為社會再生產的組成部分,既是生產的終點,又是生產的起點。在消費扶貧過程中,要將消費與生產、流通相結合,打通制約消費扶貧的痛點、難點,推動貧困地區的產品和服務融入全國大市場。
第一,在生產環節,要以提升貧困地區產業基礎為核心,以提高貧困地區人員勞動技能為主線,提升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水平。在產業扶貧方面,要因人因戶因村實施產業幫扶,選擇當地特色產業進行重點培養;實施農產品定點質量幫扶,對口指導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逐步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綠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和有機產品認證,組織力量專門制定扶貧產品標識,積極培育貧困地區綠色產品品牌。在提升貧困群眾勞動素質方面,要以定制化方式按需輸出勞動技能,根據貧困地區實際情況和社會需求開展各類勞動技能幫扶;因地制宜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引入社會力量,到貧困地區進行休閑農業等方面知識的宣講,組織農民進行學習,開闊視野;定點開展網絡技能培訓,以供銷社為主,結合電商下鄉活動,根據不同地方發展條件和特點,加強貧困地區網絡使用的普及和推廣,同時幫助開拓網絡銷售渠道,更好地與消費者實現有效對接。
第二,在流通環節,要以健全貧困地區流通網絡體系為基礎,創新對接模式,引導社會力量助力消費扶貧。在完善流通體系方面,需加強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貧困地區的交通條件,重點完善鄉村道路內部網絡體系以及與縣級路網的接駁等;加大流通基礎設施供給,包括增加貧困地區倉儲設施,培育一批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等;構建貧困地區縣鄉村三級流通網絡體系,以供銷社為主導,以大型電商平台企業和流通骨幹企業為輔助,建立從城市到鄉村、從“農田”到“餐桌”的一站式雙向流通渠道;加強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通過大力推進“互聯網+消費扶貧”,打造消費共享平台、產銷信息共享平台,促進農產品產銷精准對接,實現以產定銷,以消費拉動貧困地區生產良性循環。在創新對接模式方面,要在傳統對口幫扶的基礎上,鼓勵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等機構與貧困地區建立“農餐對接”“農企對接”“農社對接”等模式;支持銷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及電商平台企業設立扶貧專區,可採取產品預售、產品定制等方式,實現精准營銷。
第三,在消費環節,要加強精准監管,提高消費扶貧的綜合效應。要對消費扶貧企業及其行為進行精准識別,規範企業行為,為消費扶貧創造良好環境;加強對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價格的監督,保障貧困地區銷售產品或服務獲得合理收益;強化對產品質量的監管,建立從產地到銷地的全鏈條質量監控體系;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