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7日電/廣州市日前公布新的人才入戶政策體系,今後入戶廣州不再將符合計生政策作為前置條件,學士以上學歷類人才入戶年齡比之前放寬5歲。而且,人才入戶辦理流程也將簡化,並制定了“引進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目錄”,為創新創業及產業急需人才開辟新的入戶渠道。
羊城晚報發表該報首席評論員閱盡文章表示,近年來,武漢、西安、成都等排名靠前的二線城市競相發布戶籍新政,打響了新一輪人才引進爭奪戰。一線城市廣州發布人才入戶新政,自然引發廣泛關注。較之此前,此次人才落戶新政,確有諸多放寬。除了取消計生門檻外,學歷類人才的年齡也放寬限制,而且,高校應屆畢業生既可由接收單位申報落戶,亦可由本人直接去戶籍部門辦理,大大方便了人才落戶。凡此種種,無疑都值得肯定。
各地大幅放鬆戶籍政策,固然有國家實施1億非戶籍人口落戶城市的政策推動,但其內在的動力,還與城市化進程及各地區域經濟競爭的格局密切相關。就廣州而言,雖是人口規模受政策控制的一線城市,但無論區域社會發展,還是具體的產業升級轉型等,都對人才及人口引進有著旺盛需求。
文章分析,在四個一線城市中,廣州市面積僅次於北京,比上海還大千餘平方公里,但常住和戶籍人口均少於上海。因此,在區域人口承載規模上仍有空間。相較於國際,諸如東京等大都市,中國中心城市的人口密度並不算高。更重要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廣州無論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還是區域的核心門戶,都面臨著再次飛躍發展的機遇。而且,廣州又是製造業大市,對技術和技能人才有著持續性的增長需求。
近年來,各地引進人才競爭加劇,一線城市進一步放寬人才及人口落戶政策,亦是情理之中。具體到廣州,此次雖增加了1000名積分入戶的指標,但每年7000名的積分入戶指標仍略顯保守。像南沙等需大規模吸引人才及聚集人氣的區,實可探討傾斜性的落戶政策。如吸引境外和國外的人才落戶等,應有更大作為。
文章認為,其實,引進人才與增加人口,既是必然,亦相輔相成。一個人才往往需更多的人口輔助或配合,才能真正形成生產力或競爭力。因此,當城市延攬人才時,不必諱言對普通人員的吸納。多年來,大量外來人員長期生活工作在城市,卻難以享受到本地市民的公共福利。這不僅給外來人員融入當地城市形成障礙,也增添了其在子女入托、求學等現實困境,最終也將影響城市的社會發展。
都市的人口規模與承載極限,究竟怎樣才算合適,並無固定模式,從政策取向的穩妥而言既要謹慎,亦需把握好度的平衡。但就中國的現實而言,雖然人口流動政策日益寬鬆,但總體上仍偏向於嚴,因此,只要城市戶籍政策的限制仍存在一天,進一步放寬城市入戶政策就永遠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