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漢堡港(美聯社) |
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隨著西方與中國的關系急劇惡化,很多經濟體都將不得不作出選擇。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1月12日載文《歐洲在新冷戰中選擇了一方——中國》,文章說,美國對中國又實施了一輪嚴厲的技術制裁,迫使美國工程人員離開該國,迫使美國公司尋找替代供應商——通常會付出巨大代價。
但形勢已經越來越清楚地表明,歐洲主要大國(以及歐盟本身)選擇了誰——那就是中國。
歐洲主要大國大談西方如何需要統一戰綫,西方應該如何對抗中國日益增強的政治影響力,以及如何基於共同價值觀與美國團結在一起。但問題是,與此同時,歐洲也在加速深化與中國的經濟關系。
看看過去幾個月裡的一些決定吧。上周,法國汽車業巨頭雷諾公司重組了新部門。其中,制造發動機的部門將與雄心勃勃的中國企業吉利公司建立合資企業。
法國政府持有雷諾15%的股份,而且迄今為止是其主要股東。如果沒有法國政府批准,雷諾不會采取任何行動。
德國剛剛允許中國的中遠公司持有漢堡港一個碼頭的股份。漢堡港是歐洲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與此同時,朔爾茨總理本月飛往北京以促進貿易。
盡管電池是戰略行業,但中國正在歐洲各地大規模增加電池生產。今年以來,中國的蜂巢能源公司已經在德國擴建了一家大型新工廠;制造商寧德時代宣布了在匈牙利建設歐洲第二家大型工廠的計劃,該公司目前在德國已有一家工廠;還有三家中國制造商公布了在西班牙、德國和葡萄牙建廠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