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遊客在敦煌莫高窟參觀九層樓(2017年4月13日攝)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9月30日電/近日,“敦煌零應聘”一事引發了外界對相關領域人才斷檔產生了擔憂。想要留住人才,不能不談物質層面的待遇。如果拋開現實、只會畫“理想”的大餅,很難吸引到真正的人才。
美國《僑報》9月28日載文《“敦煌零應聘”何解?想留住人才也要談現實》,文章說,“敦煌零應聘”近日在中國社交媒體微博上衝到了熱搜。中國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曉剛稱,一個考古事業編的崗位僅有五六個人報名,而且最後他們竟然全部棄考。這令外界對相關領域人才斷檔產生了擔憂。
就現實來說,能够報名應聘該崗位的人肯定有興趣、有熱情,對於考古事業應該是心存一定理想的。但是為什麼最後卻都放棄了呢?
實際上,近年來,各種關於考古的節目頻頻出圈,比如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等,讓考古的討論度空前得高;再加上三星堆、皮洛遺址等讓人眼前一亮的考古成績,讓全民對考古的熱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但是與此同時,卻傳來事業編考古崗招不到人的尷尬消息,這種“外熱內冷”的現象不免讓人有些唏噓。
其實,雖然考古這幾年越來越熱,但是很多人都抱有葉公好龍的心態,在外圍觀望凑熱鬧可以、親身上陣不行,反映到這個行業就是考古人才培養難題。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僅有25所院校設有考古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不過千餘人,而且這其中有多少人是對考古真正有熱情的,不得而知。因此,考古專業的畢業生真正有多少能算得上考古人才,還要進一步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