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競賽,關鍵是經濟和民心
http://www.crntt.hk   2022-09-16 09:47:27
4月26日,在浙江省金華市新能源汽車小鎮零跑汽車有限公司車間裡,新能源汽車正在接受檢測。新華社發(胡肖飛 攝)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中美當前激烈博弈,龍鷹之爭,不僅看外交語言與軍力,關鍵是經濟實力較量與內部民心凝聚力。最終考驗是:兩國制度的彈性與創新力。最後的賽果,須看自己人民的滿意度。

  香港《亞洲周刊》最新一期文章載文《中美制度競賽的最終考驗》,文章說,在各方非常緊張的軍事博弈方面,很多都是虛幻現象。雙方都在維持一種戰爭邊緣的張力,鬥而不破,但也鬥而不怕破。這樣的對峙也刺激雙方在制度創新上作出突破。制度的實踐在於內部社會與經濟發展最後是否能獲得民意的強大支持。

  無疑,美國當下處於極度分裂的狀態,是否再來一次內戰的說法甚囂塵上,但美國經濟總量還在發展。美國采取對疫情“躺平”的做法,要承受老年人與弱勢群體死亡的殘酷現實,反過來卻譏笑中國的動態清零。中國抗疫曾受全球贊賞。但如今西方主流輿論抨擊中國防疫過度,認為影響經濟。面對當前經濟不景氣,中國也在內部不斷研究如何在這方面做出更有彈性的應變。

  疫情危機中,中國的優勢是率先複工,過去三年中國制造業已成為全球龍頭,與美國制造業的進一步空洞化對比強烈。最重要的是,中國加強在太空、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的突破。即便新能源車發展中國也領先全球。中國汽車出口今年預計將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中國重視內循環與外循環的結合,推動經濟“後發先至”。也許在逆境中,更能激發中國的幹勁與創新能力。中國還加強基礎設施的投資,從高鐵到高速公路增幅飛快,也發揮創造需求,發揮市場的引領作用。美國在這方面急起直追,拜登提出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終於獲得國會通過,但僧多粥少,美國的基礎設施大多年久失修,千瘡百孔,機場、高速公路破舊,高鐵至今是零公裡。要追上中國還有待時日,不過拜登畢竟開始了第一步。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