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人在連雲港的一家工廠裡生產碳纖維。(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如今,中國的年輕農民工不願再從事單調乏味的工廠工作,雖然這曾是令前幾代農民工感到滿意的就業崗位。受更高工資和更靈活工作時間的吸引,他們中的許多人選擇加入快遞大軍。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2日載文《中國農民工不願進工廠,制造商很著急》,文章說,北京的19歲配送騎手廖勇(音)說:“在工廠實習什麼也教不了你。”而在北京當騎手可獲得比較高的收入,幾乎相當於一些收入較少的工廠工人的兩倍。
他說:“(在工廠)每天工作七八個小時,一遍遍地重複同一項工作,沒有提高技能和進步的空間。而送快遞更有意思,我能看到不同的東西,遇到不同的人。”
廖勇對“世界工廠”中工廠崗位的不滿,折射出一場激烈爭論的一個側面,在一家汽車制造商的負責人指出不少年輕人寧可送快遞也不願進工廠後,這場爭論勢頭增強。
投資機構盧米斯-塞爾斯公司的中國經濟學家莊博(音)說,在中國的農民工群體中,不願進工廠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莊博說:“現在的年輕農民工希望有自己的人生,希望在城市中生活并扎根。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在餐館當服務員比在工廠工作更有吸引力。”
與此同時,技術人員的短缺正加重制造商面臨的壓力,這種短缺也在阻礙中國強化其智能制造業的雄心。
麥格理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說,平均工資的上漲和服務業的擴張使中國工人擁有了更多薪資更高的崗位選擇。
面對這些不利因素,加上不斷增加的勞動力成本和不確定性,中國制訂了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自動化計劃之一。根據中國的智能制造發展五年規劃,其目標是到2025年令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