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關系走過激蕩的50年
http://www.crntt.hk   2022-02-23 09:52:00
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到達北京。新華社發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美國總統尼克鬆訪問中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政治的轉折點。21日是尼克鬆訪華50周年紀念日。雖然中美當時出於對抗蘇聯這一共同目的而攜手合作,但中國一直向經濟和軍事大國邁進。曾改變世界的中美言和已經過去半個世紀,激蕩的中美關系從合作轉向了對立。

  《日本經濟新聞》2月21日載文《尼克鬆訪華50周年 台灣問題仍是中美關系障礙》,文章說,1972年2月21日,尼克鬆訪問北京,與毛澤東和周恩來舉行了會談。在此訪的最後一天2月28日,中美在上海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就兩國關系正常化達成共識。

  在這之前,中美兩國曾在朝鮮戰爭中直接交戰,處於對立關系。但為了打開陷入泥沼的越南戰爭僵局,美國開始謀求與中國改善關系。

  1969年以中蘇邊境衝突為契機,中國也傾向於與美國實現關系正常化。對抗蘇聯這一共同利益將中美兩國聯結在了一起。尼克鬆於1971年7月閃電式宣布訪華計劃。8月尼克鬆又宣布中止美元的金本位制度。上述兩個“尼克鬆衝擊”成為戰後體制的重大轉折。中美的接近引發了國際關系的一系列重大變化,如日中邦交正常化、東西方緊張緩和。

  繼毛澤東之後執掌中國的鄧小平於1978年12月宣布實行“改革開放”,引入市場經濟。中國開始重建經濟。次年1月,美國與中國建交,同時與台灣斷交。來自美國和日本的開發援助、投資,以及中國派遣留學生等人員交流,促進了中國後來的經濟發展。

  1989年,東西方冷戰結束。1991年,促使中美聯結到一起的雙方共同敵人蘇聯解體。

  隨後雖然經歷了1996年台灣海峽危機和1999年美軍所謂“誤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等事件,但由於中國市場的巨大魅力,美國仍對中國繼續奉行接觸政策。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