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德賈拉蒂最初上任時,霍尼韋爾在中國只是一個邊緣角色。他回憶上任的那一天,“我走進辦公室,桌子上有大約半英寸的灰塵”。在中國經濟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時,霍尼韋爾的在華收入幾乎沒有變化。公司還受到“山寨”產品的困擾。
泰德賈拉蒂決定,與其采用法律行動的標准做法,不如複制“山寨貨”。他發現本地競爭對手并非無腦地模仿霍尼韋爾的技術,而是會根據購買設備的中國企業的反饋來生產本地版本。霍尼韋爾不再將中國視為一個外包基地,而是將其視為一個獨立的市場。泰德賈拉蒂開始將公司業績與本土競爭對手,而不是與其他跨國企業進行比較。他說:“我們研究當地廠商,說要比他們做得更好。公司變得有活力。”
另一項緊急任務是調整銷售團隊。銷售人員要經過嚴格的招聘程序,但多數面試由美國高管通過電話進行。“因此,能通過的自然是英語好的人,但他們對工業品銷售一無所知。”泰德賈拉蒂取消了對英語的硬性要求,所有面試都用中文進行。他說,美國總部一些高管起初反對這麼做,但當“我們的銷售效率飛漲的時候”,最終接受了。
泰德賈拉蒂承認,在美中關系變壞的情況下,商業環境變得“更受限”,但他不認為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全盛時期已經過去。他說,只要美中兩國政治家專注於合作的好處,深耕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仍然可以獲得巨大回報。
他還駁斥了關於美國公司不應幫助中國C919客機等戰略項目的論調,并表示,像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一旦選擇發展其航空航天,是無法阻止的。美國公司應參與并分享回報,而不是將自己排除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