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中)在首都華盛頓的國會發表演講。新華社發(Pool圖片,梅麗娜•瑪拉攝) |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電/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正在逐步成形。華盛頓將在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和“共同價值觀”等問題上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同時尋求在氣候變化、核不擴散、朝鮮和伊朗問題上合作。總體而言,美國將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而不是敵人。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9月9日載文《與中國合作:美國盟友進退兩難》,作者為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川島真,文章說,就中國而言,雖然對美國的一些敵對做法不滿,但北京也保持著願意對話的立場。但北京認為,美國的讓步仍然不够。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訪問印度時煞費苦心地說,“四方安全對話”并非軍事聯盟,而是一種保護基礎設施發展、社會穩定和價值觀的手段。盡管四方對話的初衷顯然針對中國,但美印外長會晤自始至終并沒有對中國使用強硬措辭。
美國及其盟友的對華政策存在明顯的不對稱,這一點耐人尋味。簡言之,美國視中國為對手,在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和“共同價值觀”等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同時尋求在氣候變化、核不擴散、朝鮮和伊朗問題上合作。與此同時,作為對華政策的一部分,華盛頓努力強調聯盟的重要性,希望與盟友步調一致。由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和美國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就是一個例子。然而,這種盟友合作僅限於軍事、經濟安全和“共同價值觀”。換言之,美國希望在對華政策的強硬方面與盟友合作,而在與中國合作的領域上并不尋求結盟。這種“二分法”要求盟友認真考慮自己將如何應對。
例如,美國的盟友可能僅僅基於對美國對華政策中一個方面的理解,就選擇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然而,盡管它們這樣做了,美國仍會在其他多個領域尋求與中國合作。這樣一來,這些盟友就只能尋求與中國單獨合作。日本和澳大利亞因一直受到華盛頓對華強硬立場的影響,遲遲沒有與北京緩和關系。雖然澳大利亞和日本都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經濟關系,但在氣候變化和朝鮮問題等新領域與中國的合作仍是個未知數。另一方面,印度在與美國就中國而進行安全合作的問題上猶豫不決。韓國的立場則是,一方面維持韓美同盟,一方面與朝鮮合作,并已設法讓美國流露出在朝鮮問題上與中國合作的意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