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在英國倫敦拍攝的華為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發布會現場(資料圖)(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8月19日電/在如何與初創公司合作方面,德國汽車制造商可從中國競爭者那裡學到很多。多年來一直有個同樣場景出現:當德國制造商在各車展上展示新的電動汽車和設計時,中國制造商則展示他們在高科技上的應用。一個生動例子就是華為。這家中企早就宣布要在信息娛樂開發和自動駕駛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像北汽的極狐阿爾法S電動汽車就依賴於華為軟件。
德國“商業內幕”網站8月18日載文《中國汽車工業突然領先德國制造商一步》,文章說,汽車展示中國工業的創新能力。這種創新也受到中國初創企業推動。例如,由百度前高管創立的小馬智行,迄今已籌集超過 11 億美元資金。他們打算今年大規模擴展自己的機器人出租車技術服務。共獲 16 億美元投資的地平綫機器人也在推動中國汽車制造進步,為廣汽、比亞迪等提供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等技術產品。
中國汽車工業過去幾年向前邁進一大步,先是立足電動汽車,現在又關注自動駕駛。鑒於近年來中國對人工智能的大量投資,這種發展并不令人意外。國際制造商正密切關注中國制造商取得的進展以及將新技術投入量產的速度。
中國制造商也在慢慢瞄准歐盟市場。令德國汽車業感到心情沉重的是,中國制造商能為(德國和歐洲的)中上層階級提供擁有最先進技術的電動車,其中一些售價達 6萬歐元。而德國品牌卻沒跟上,還需要數年時間。
初創企業的創新技術與產業的對接,已為中國汽車行業帶來顯著優勢。這些技術領域的高投資(一些來自國家支持)正獲得回報。類似計劃早幾年就應在德國啓動。德國再次錯失機會,這令人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