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廣東省陽江合豐五金廠的創始人徐金偉(音)說,今年橡膠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約20%。但目前為止,這家生產戶外工具和開瓶器的公司僅把出口價格提高約8%,并且不打算進一步漲價,因為那樣會冒失去訂單的風險。
(中國)工廠主將更高成本轉嫁給西方買家的意願受到限制,還出於另一原因——隨著消費者從購買產品轉向在外出就餐和旅游方面花費更多,西方的需求今年可能減弱。
經濟學家們討論中國能够幫助緩解全球通脹壓力多久。隨著中國經濟成熟,其不斷挖掘廉價工人的能力正在減弱,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一些人說,中國最新的減排措施會導致國內的金屬產量減少,從而可能增加全球價格的上漲壓力。但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很快成為通脹的一大驅動力。相反,如果全球公司想控制通脹,可能更要依賴中國。專家說,地緣政治緊張加劇造成供應鏈“回流”或遷出中國,但若工作轉移到成本效益不高的地方,反而會造成更多通脹。如今,越南、印度等低成本制造業國家都仍面臨控制疫情和維持生產全面運轉的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