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正如劉慈欣為《上海堡壘》抱不平時所說的,“沒有一個藝術門類會因為一部作品就誕生了,也不會因為一部作品就死亡了……需要大量的嘗試,才能積累起經驗來,才能把我們整個的產業帶動”。
今年中國新冠疫情緩解後,一度停擺的影視行業迅速恢複活力,多個《三體》影視項目接連宣布啓動:
6月,“爆款”華語動畫電影《西游記之大聖歸來》的導演田曉鵬宣布執導《三體》真人電影;
8月,騰訊視頻宣布將拍劇版《三體》,演員包括張魯一、於和偉、陳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等;
9月;Netflix宣布拍劇版《三體》,雖未公布導演和演員,但外界已默認是美劇形式,與騰訊版的“中劇”花開兩朵。
有人擔心,美國人會拍成“外國人視角下的中國”,對小說中文革內容的呈現甚至可能“抹黑中國”。對於這一點,有劉慈欣親自坐鎮擔任顧問,有中資合作方牽制,加上Netflix此前已在台灣試水多部華語劇,并在韓日這兩個東亞國家推出本土化劇集,相信這個面向全球的網劇大佬不會輕率地冒犯他國觀衆。
而且,拍成“外國人視角下的中國”又何妨?一個莎士比亞寫出了“一千個哈姆雷特”,作品一旦完成,就有了被解讀成不同形態的可能。如今在迪士尼流媒體平台Disney+上綫的《花木蘭》中,劉亦菲的“額黃妝”等細節曾引發“不符合歷史”的爭議,但也無損於大局,只要抓住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點,這個人物就立住了。
而《三體》裡的各種價值觀碰撞,相信美劇創作者更容易理解,因為很多都是跨越國別、語言和文化的“通識”。在人類文明的“巴別塔”不斷築起又倒下的歷史進程中,如果美國人把《三體》拍成西方文明理解的模樣,也不是壞事。
退一萬步,按照原著作者“大劉”的說法,不用期待一出手便是驚世巨作,是好是歹,先拍一部出來。有了第一步,才能更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