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日報:感受小康進程“中國風”
http://www.crntt.hk   2020-08-20 00:18:48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感受小康進程“中國風”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力

“小康”以及“大同”,是先輩們憧憬的社會理想,是典型的中國表達。筆者近日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一路走來,途經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穿林海,過草原,進農村,真切感受到農業在強起來,農民在富起來,農村在美起來,感受到奔小康進程中的“中國風”“中國範”。

  小康實踐更注重鄉情。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克爾倫蘇木芒來嘎查,將牧民草場和牛羊入股到合作社,統一經營、統一管理。通遼市科左中旗按照“田、林、路、井、電、技”六配套要求,“做給老鄉看,帶著老鄉幹,領著老鄉賺”,建成高標準農田220萬畝。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增加水稻種植面積,成立了6家合作社和1家合作聯社,實現了有機大米全程可追溯。三地做法相同之處就是成立合作社——合作社既是生產組織,也是互助組織。無論生產資料多少、個人能力大小,每個人都在合作社裡有股份、有工作,回歸集體溫情。

  小康實踐更注重鄉愁。通遼市科左中旗高標準農田核心區專門設立了“現代農業觀光驛站”,登臨驛站小樓遠眺,一望無際的青紗帳變成了波濤起伏的綠海。這裡推廣了國內首創的淺埋滴灌高效節水模式以及衛星導航精量播種等先進技術,省電省水省工,減肥減膜減藥,成為農村一景。站在義勒力特鎮滿都拉敖包山上俯瞰,彩色水稻繪制的白天鵝、大熊貓等稻田畫撲入眼簾。當地在4萬畝稻田中建設了稻田公園,開辟出21公里自行車慢行彩道。目前,每年接待的20多萬名遊客既感受到了農業品質變革的滿滿自信,又體驗了稻花香裡的淡淡鄉愁。

  小康實踐更注重鄉風。在科左中旗扎如德倉嘎查,當地把“德孝文化”融入黨建工作之中,開展“一個擁抱、一聲爸媽、一盆溫水、一次游園、一次評選”五個一教育實踐活動,踐行好家訓,培養好家風,整治大操大辦紅白喜事、不照顧贍養老人、“黃賭毒”、封建迷信等問題。興安盟科右中旗西日道蔔嘎查也成立了移風易俗支援服務隊,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餘事不辦的文明新風。嘎查的“文明團結超市”實行積分兌換商品,而且積分獲取有詳細的設計:志願服務、義務植樹、助人為樂、積極改廁都是采分點。“好人有好報,大家更願做好人好事”已經成為村民的共識和行動。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