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財政捉襟見肘,部分出現了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三保”困難情況。
解決“錢從哪裡來”,是中國必須面對的挑戰,也是全球遭受疫情衝擊國家都需解答的“難題”。
特殊時期要有特殊舉措。
兩個“1萬億元”,正是對衝經濟社會風險,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的體現。
一定有人疑惑,為什麼要選擇擴大赤字和債務規模這一政策工具?
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認為,擴大內需、激發市場活力,結構性財政政策比總量性貨幣政策效果更明顯。
“這些政策各有側重、協調配合、綜合發力,可有效對衝疫情造成的財政減收增支影響,支持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他說。
(二)
有了資金來源,花到哪裡非常重要。
幾萬億元的資金和百姓有啥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