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太僕寺旗當地的很多人,放了一輩子的牛羊,起初對發展光伏產業很不理解。直至2019年,光伏扶貧工程實現了全容量發電,親歷了太陽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財富時,他們才真正吃了“定心丸”。“太僕寺旗無論地理環境,還是光照資源,都屬於發展光伏產業的理想之地。目前在當地建成的太陽能光伏電站,整體系統效率達85%,所有太陽能發電的電力都會輸送到國網,轉換成真金白銀。”項目建設方運營人員王蒙召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據劉亞生介紹,為確保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直接受益,太僕寺旗實施“集體經濟+合作社+貧困戶”的分配模式。對光伏發電收益形成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在扣除電站日常管理運維等費用後,要求各村把每年的發電收益主要用於集體經濟積累、公益崗位補助和獎勵資助救助扶貧。同時,還要進行資金使用公示,建立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的使用賬目。
在這種模式下,脫貧攻堅取得了喜人的成效。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旗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萬元,同比增長9%。全旗建檔立卡貧困戶10041戶21144人,脫貧9968戶21018人。貧困發生率也由2013年的10.15%降至0.07%,73個貧困村全部脫貧。
北京市扶貧支援辦黨組書記、主任馬新明表示,產業是縣域經濟的“發動機”,也是精准脫貧的“鐵抓手”,而光伏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產業扶貧的一種重要手段。他強調,北京市昌平區在對口幫扶的過程中,注重扶貧“扶根”,建立造血式長效扶貧機制,為貧困地區注入產業發展活水。
暖心項目扶貧,小足球托起致富夢
“我是去年2月份參加足球縫制培訓的,老師手把手很認真地教我們。培訓約半個月,自己就可以領上工料回家幹了。由於平時要在家帶孩子,我就利用碎片時間,兩天縫兩三個足球,可以掙90塊錢。廠家對我們都很好,不定量的計件給酬,這也不耽誤家裡的農活兒,我打算長期做下去。”太僕寺旗貧困戶楊芳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