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超九成貧困戶受益扶貧產業發展
http://www.crntt.hk   2020-05-03 13:06:23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這個偏僻的小村通了公路,村裡的產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紅葉冬桃、枳殼、青脆李等小有規模,銀耳培植、魔芋種植、羊養殖等林下經濟隨之跟進。2015年到201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從3500元增加到1.8萬元,貧困發生率從52.79%下降到0.57%。2018年,這個深度貧困村順利脫貧。

  脫貧產業選得准,穩定脫貧有奔頭。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發展扶貧產業,烏蒙山區的甜橙、秦巴山區的獼猴桃、大別山區的中藥材……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牛羊養殖等一大批特色產業在貧困山區拔節生長,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旅遊扶貧等產業在貧困地區快速發展,成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新錢袋”。

  目前,全國貧困地區已累計建成各類扶貧產業基地10萬個以上。近6年,貧困縣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個多百分點,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全國農村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一個個貧困家庭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貧困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後勁也明顯增強。

  在脫貧攻堅的最後堡壘“三區三州”,產業發展也取得了明顯成效,每個縣區都形成了帶貧主導產業。52個未摘帽縣已發展主導產業122個,帶動300多萬貧困群眾,人均增收超過1700元。

  穩定利益聯結,建立脫貧長效機制

  “養雞場送給我200只產蛋雞,還教我養殖技術、幫我賣雞蛋,真的感激他們!”摘了貧困帽,雲南彌勒市朋普鎮新車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唐惠蓮高興地說。

  唐惠蓮順利脫貧,得益於當地實施的新型經營主體幫帶脫貧模式。通過構建“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參與分享產業鏈利益增加收入。僅朋普鎮內,就有10個新型經營主體帶動2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為了讓貧困戶更好地加入產業發展當中,實現長期穩定脫貧,各地通過推廣訂單幫扶、股份合作、園區帶動、生產托管、扶貧車間等帶貧模式,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加生產,沒有勞動能力貧困戶通過入股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為此,各地加強貧困人口技能培訓,組建了4100多個產業扶貧技術專家組,聘請了產業發展指導員26萬人。

  據統計,目前全國已經有92%的貧困戶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方式參與到產業發展當中,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奔向幸福新生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