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縣級醫院能力提升方面,2004年國家衛健委會同財政部推出了萬名醫生支援農村工程,推動三級甲等醫院對口支援縣醫院。現在已經有500所縣醫院達到了三級醫院的水平。下一步,到2020年還要推動500個縣醫院和500個縣中醫院達到三級醫院的水平。
從整合區域醫療機構資源上,要加強基層建設,通過醫聯體、醫共體,大醫院帶動小醫院,縣醫院連接鄉鎮衛生院,使得縣鄉一體、鄉村一體,讓基層的醫療水平能夠有所提高,醫療資源能夠縱向流動,不同級別的醫院,對應不同的功能定位。
從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通過差異性的支付方式引導患者分流。急性病在急病醫院看,慢性病、康復期在其他醫院看。在基層看病,報銷要高一些;到上一級醫院看病,報銷就要少一些;出省看病,報銷的更要少一些。
“通過以上措施推進分級診療,患者分流盤活好、利用好存量醫療資源。”馬曉偉稱,同時,從增量上來講,醫改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開展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提供均值化的醫療服務就是要提供均值化的醫生。通過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要從根本上解決在醫學教育和培養方面,醫生水平不平衡的問題。如果在區域內、區域間、城鄉間,醫院、醫生的水平是接近的,那患者的流動現象就能夠控制住。
“在解決‘看病貴’的問題上,主要是解決補償和管理的問題。”馬曉偉指出,主要通過發展國家醫療保障體系、完善藥品政策、加強醫院的管理來推進。
“我國醫保低水平、廣覆蓋、可持續,發展得很快,覆蓋得很快,但是保障能力有限,特別是對於抗大病風險、經濟災難性的疾病風險。”馬曉偉稱,一方面,國家醫保要提高統籌級別和籌資水平。一方面要推進商業保險和補充保險的充分發展。
在完善藥品政策方面,我國目前已經實施進口抗癌藥零關稅、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等等舉措。馬曉偉說,“4+7”集中招標、帶量採購降低了交易成本,對於解決藥價虛高問題,對我國醫藥產業的戰略重組和良性競爭,會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我們加強醫院管理、規範醫療行為、改進醫德醫風,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