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日電/國家發改委近期表示,31個省(區、市)已全部出台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大多放開放寬落戶限制,中小城市基本實現落戶零門檻,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制度性通道全面打通。戶籍管制鬆綁,順應了人口流向大趨勢。“十三五”規劃中,國務院提出將建設19個都市圈。1982年至2016年,這19個都市圈常住人口從7.1億增至10.2億,人口占比由70.3%增至73.7%。在共享城鎮化紅利,推進包容性增長的背景下,跟著人口流動,作為生產、生活要素的土地,供給的空間格局也開始改變了。
上海證券報發表資深宏觀經濟評論人李宇嘉文章表示,出於區域均衡發展考慮,以往建設用地指標更多偏向中西部,對重點城市用地卡得很緊,這與人口流動的空間格局不一致。而國土部現在明確,2020年全面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地掛鈎機制,對進城落戶人口,按人均100平方米標準安排新增建設用地;發改委文件允許都市圈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跨地區調劑,《土地管理法》和《房地產管理法》同步修訂,則掃清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障礙,大城市發展空間得到拓展。在都市圈導向的新“增長極”下,城鄉二元隔離、戶籍壁壘、要素自由流動藩籬,將統統被打破。作為近期熱點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是三地法律、服務、金融等領域規則對接,目的就是要素融合與建設統一市場。
文章分析,從大趨勢來看,基於國家對流動人口落戶在土地指標、轉移支付、區域規劃上的政策支持,加上擴大消費內需的政策相繼“落地”,落戶人口的巨大內需潛力,“搶人才”最終變為“強人口”。由此,連同人口、土地、公共服務等在內,全國統一的要素市場將迅速形成。這將重塑中國的經濟格局,經濟增長戰略將從區域均衡為主轉向區域一體化下的協同戰略。順應人口流向變化,土地等資源高效利用,打破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限制等等趨勢,大城市、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內核心城市,這些在改革開放40年快速成長,已充分享受到資源積聚和融合紅利,並開始向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型,創新能力強的“頭部城市”,在借助互聯互通和區域一體化,充分發揮“積聚-融合”效能,率先打造國家新“增長極”的基礎上,未來將主動發揮“輻射-帶動”的責任,助力中國經濟轉型。
以一線城市為核心的東部三大城市群,未來將更多承擔“創新-升級”和“輻射-帶動”的責任。一方面,三大城市群內部,高度聚集的要素,將在空間上重構,打造出多個都市圈,如珠三角的廣佛肇、深莞惠、珠江中都市圈及更大範圍的粵港澳大灣區,東莞、佛山、珠海等次級中心的城市地位將提升。長三角也將打造環上海、杭州、南京、合肥、蘇錫常等數個都市圈,圈內各個中心城市也將充分發揮引領、帶頭和輻射作用。
都市圈內部,中心城市將致力於科技創新、高端製造和現代服務業,並與次級中心(以製造業為主導產業)和都市圈內三四五線城市(內需腹地),形成完整的產業分工體系、“產學研”一體化的合作體系。另一方面,通過與更廣闊的外圍(比如“泛珠三角”)在基礎設施上互聯互通,產業和空間規劃協同,都市圈紅利輻射到更大範圍,從積聚中走向平衡。比如大灣區帶動粵東西北等地區;長三角帶動安徽、江蘇和浙江內陸相對落後地區獲得增長;京津冀通過通州副中心(與北三縣協同規劃)、天津和雄安新區形成的“黃金三角”,促進京津冀協同增長。
由此,都市圈內三四五線城市將獲得更多機會。發改委文件明確了都市圈的內涵和建設路徑。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在建設路徑上,將以促進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鎮)同城化發展為方向,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抓手,推動統一市場建設、基礎設施一體高效、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產業專業化分工協作。這意味著,都市圈內三四五線城市將承接產業轉移和分工,與中心城市互聯互通。另外,中心城市已高強度開發,更新成本高,增量空間會借助互通和轉移而向外圍騰挪。順理成章,未來都市圈內三四五線城市將是增量開發的重點。
文章指出,隨著傳統產業內遷、交通等基礎設施同步跟上,加上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夯實內需基礎,近年來中部經濟各項指標表現亮眼。2018年,中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逆勢增長10%,較2017年上升3.1個百分點,明顯高於東部的5.7%、西部的4.7%、東北的0.3%。而中部投資增長並非依賴地產拉動。2018年,中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從2017年的11.6%降至5.4%,高投資增速主要在製造業投資和基建等領域。2018年,中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明顯高於東部的8.2%、西部的9.3%和東北的6.1%。
儘管西部增長勢能相對弱,但四川、貴州、重慶等人口明顯回流,加上成渝發展帶在西南“一支獨大”,而西安在西北地區的發展態勢喜人,資源積聚潛力很大,完全能搭上國家打造都市圈“增長極”的班車。從區位、資源禀賦和近期增長看,有望成為西部地區、中部地區城市群的發展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