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的“權健事件”,又有了階段性的進展。天津市公安機關已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公衆對保健品亂象早有憤懣。此次“權健事件”被曝光後,相關部門立即介入調查,如今對權健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立案偵查,并刑拘相關犯罪嫌疑人,標志著對“權健”的清算正式進入司法程序。此舉讓人期待:有關地方和部門能以查處權健公司違法行為為契機,深度治理保健品亂象和傳銷問題。
保健品不是藥品,更不是“神藥”。但是,一些普通的保健品被不法分子吹噓成“神藥”,坑害病人和家屬,為不法分子帶來滾滾財源。有的保健品甚至變成不法分子坑蒙拐騙、違法犯罪的工具,危害社會。據《人民日報》報道,公安機關去年以來就已破獲保健品詐騙犯罪案件3000多起,追贓挽損超過1.4億元。
保健品雖不是藥品,卻關乎民衆生命健康。因此,對保健品市場的監管,不可輕視。對保健品市場的亂象沉屙,必須下猛藥治理。
從此次“權健事件”調查組披露出來的信息來看,對保健品市場的清查必須更進一步,延伸到對傳銷問題的深入查處。保健品市場混亂不堪,固然有多方原因。但是,與傳銷在該領域的盤踞盛行也分不開。
長期以來,一些傳銷組織利用保健品市場打起“擦邊球”,以會議營銷、銷售返利等形式,以銷售保健品為名,幹起“拉人頭”傳銷的勾當,使得一些保健品成為傳銷組織上下其手的道具和工具。因此,有關部門在治理保健品市場時,必須依法打擊其中隱藏的各類傳銷勾當。
“良方”不能缺“藥引”。現在,公衆對“權健事件”的關注度非常高。有關部門應該以此次對權健公司的查處為契機,將保健品亂象的根治納入法治軌道,深挖保健品亂象中凸顯的傳銷和虛假廣告等違法犯罪問題。畢竟,長期以來,在保健品市場上以不法手段坑害消費者的,絕非只有權健一家企業,相反,與權健“商業模式”類似甚至一樣,以保健品銷售為名、以傳銷牟利為實的,也不乏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