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時代新環境下的兩岸經濟合作
http://www.crntt.hk   2018-08-29 00:20:28
(表一)兩岸十大重點製造業比較表
 
  (二)順應企業需求的市場導向

  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畫的商機包括:“十大領域”、“五大工程”、“八大支撐”、“四個轉變”。

  “十大領域”:1.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2.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3.航空航太裝備。4.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5.先進軌道交通裝備。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7.電力裝備。8.農機裝備。9.新材料。10.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五大工程”:1.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工程。2.智慧製造工程。3.工業強基工程。4.綠色製造工程。5.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八大支撐”:1.深化體制機制改革。2.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3.完善金融扶持政策。4.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5.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6.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7.進一步擴大製造業對外開放。8.健全組織實施機制。

  “四個轉變”:到2025年,中國製造業要實現工業化、資訊化融合,形成一批跨國集團和優勢產業集群,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明顯提升。屆時製造業企業與當前相比會發生“四個轉變”:1,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2,低成本競爭優勢轉變為品質效益競爭優勢;3,資源消耗製造轉變為綠色節能製造;4,生產型製造轉變為服務型製造。

  這是中國政府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為中國製造業發展和產業升級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其目標的實現將完成中國製造業由大到強的升級版。

  (三)符合互利共贏的產業匹配

  高科技產業是當前台灣的主導產業。台灣習慣於將製造業劃分為傳統產業與高科技產業。⑩20世紀50年代以來,台灣產業結構的演進基本遵循產業結構演進規律大約每10年左右出現一次較明顯調整,每個階段的主導產業依次更迭,大體經歷了農業(以種植、養殖為主)、輕工業(以食品、紡織為主)、重化工業(以石化、金屬為主)、現代服務業(以金融、保險為主)和科技產業(以電腦、半導體為主)等階段。特別是1970年代末,與中國大陸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同時,台灣當局在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機爆發、世界能源價格大幅提高導致台灣出口加工產品競爭力受挫的背景下,決定改變發展重化工業的策略,積極發展包括機械、資訊、電子、電機、運輸工具等技術密集型工業,這些工業多具有附加價值高、耗能少的特點。為此修正的“獎勵投資條例”對技術密集型工業投資給予稅收優惠,取得明顯效果。資訊電子業在90年代中期迅速成長為台灣第一大製造業和出口產業,在台灣經濟中呈現一枝獨秀的局面,台灣也因此成為世界經濟中的IT產業重鎮。而且,由於個人電腦及周邊設備的迅猛發展,帶動對積體電路(IC)和液晶面板(TFT-LCD)等上游產品的需求,使台灣半導體產業和光電產業迅速發展起來。2000年台灣當局確定了新的十大新興工業後,經過十幾年發展,資訊、通訊、半導體、消費電子、精密機械與自動化等新興產業茁壯成長起來,但航太、特用化學品製藥與生技、醫療保健、環境保護及高級材料工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效果卻不如預期。

  表一:兩岸十大重點製造業比較表
  註釋:表中黑體部分為台灣發展較成功製造業。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兩岸官方公佈政策整理。

  比較上表大陸產業發展需求與台灣優勢產業供給可以發現:台灣的資通訊、半導體、消費電子、精密機械與自動化等產業正是大陸目前迫切需要發展提升的製造業領域,台灣相關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大陸的鼓勵性政策措施加快投資大陸,佔據新興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同時,大陸的資訊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以及新能源汽車等“中國製造2025”中的重點發展領域也會因此如虎添翼,這是互利雙贏的兩岸新興產業對接與匹配的最佳時機與結合點。當然,台灣的航太、特用化學品製藥與生技、醫療保健、高級材料、環境保護等產業也有自己的發展特色,值得大陸關注、研究、藉鑒與適合的產業合作。

  參考文獻:

  1.[台]《資訊工業年鑒》,台“經濟部技術處”委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編印。

  2.[台]《進出口貿易統計月報》,台“財政部統計處”編印。

  3.[台]《台灣地區大型集團企業研究2017》,台“中華徵信所”編印。

  4.[台]《台灣中型集團企業研究2017》,台“中華徵信所”編印。

  5.[台]《中小企業白皮書2015》,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編印。 

  6.[台]《2017產經趨勢總覽》,台“工商時報”編印。

  7.[台]《邁向夥伴之路——中衛制度與產業管理》,台“中衛發展中心”編印。

  8.[台]林惠玲、陳添枝主編,《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創新》,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4月。

  註釋:

  ①徐秀軍,《金融危機十年後的世界經濟》,2018年5月20日,百度文庫,https://wenku.baidu.com/view/95f103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6.html。

  ②張磊,《關係全局的重大判斷——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論述》,《經濟日報》2017年6月23日。

  ③絲綢之路經濟帶有三大走向,一是從中國西北、東北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二是從中國西北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三是從中國西南經中南半島至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兩大走向,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經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

  ④“六廊”是指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六路”指鐵路、公路、航運、航空、管道和空間綜合信息網絡,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主要內容。“多國”是指一批先期合作國家。“一帶一路”沿線有眾多國家,中國既要與各國平等互利合作,也要結合實際與一些國家率先合作,爭取有示範效應、體現“一帶一路”理念的合作成果,吸引更多國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多港”是指若干保障海上運輸大通道安全暢通的合作港口,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節點城市,進一步繁榮海上合作。

  ⑤《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017年5月。

  ⑥《工信部:頂層設計已完成 2018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人民網-財經頻道2018年01月30日。

  ⑦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2015年11月11日。

  ⑧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30-31頁 

  ⑨中國商務部網站 

  ⑩傳統產業是指產值占GDP比重較低(如10%以下)、研發經費與高級人才比例較低(如5%以下)、處於產品生命週期末端(如產品標準化階段)的產業,其特點是技術層次較低、競爭者進入門檻較低、勞動力成本占產品價值比重較高、產品替代性較高。台灣傳統產業包括食品、紡織、金屬、塑膠、橡膠、石化產業等,在台灣製造業的22項分類中占18項,雖產值與出口值數額不小,但在島內產業結構演變的過程中已失去主導產業的地位。高科技產業在台灣還有細分:依據台灣“財政部”的“進出口商品結構別複分類之修訂”認定標準,高科技製造業主要為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品類、運輸工具業(航空器及其零件)和化學製品業(原料藥、西藥、生物藥品、中藥、農藥及環境衛生用藥);中高科技製造業包括化學材料業、機械設備業、運輸工具業(不含航空器及其零件)、電子機械器材設備業、化學製品業(塗料、染料、顏料、清潔用品及化妝品)和精密器械業。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8月號,總第248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