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漢考克還驕傲地表示英國當日檢測能力已達7.3萬次,已經超過了韓國的日檢測水平,並與德國的檢測水平相當接近。但漢考克沒有提及的是,韓國早在3月中旬就達到了日檢測1.5-2萬例的水平,而當時韓國的確診人數只有8200例。英國與之大致相當的病例數出現在3月24日,但當時英國的檢測數量只有大約5000-6000例,約為韓國的三分之一。同時,就在漢考克發表上述言論的第二天,德國衛生部長延斯·施潘(Jens Spahn)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德國的檢測能力已經達到了每周90萬次,約等於每日13萬次,仍比英國高出近一倍。
漢考克和其他政府高官曾把英國檢測能力的不足歸咎於試劑的緊缺和實驗室的不足,稱一方面由於多個國家都在同時採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集中爆發的需求導致全球範圍內試劑供應緊張;另一方面,英國雖然有世界頂級的實驗室和研究隊伍,但其診斷行業(diagnostic industry)在規模上遠遠比不上德國等其他國家,能承擔核酸檢測的實驗室和人員數量都很有限。但前世衛組織兒童和青少年衛生司司長、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安東尼·科斯特洛卻認為,英國其實一直具有比肩德國的檢測能力,是政府的組織不當才使英國的檢測數量遲遲不得提升。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癌症流行病學家朱利安·皮托教授也說:英國所有高校和商業實驗室核酸檢測儀加起來能有14000台,如果把這些機器都用於檢測病毒,一周時間就可以把英國的每個人都檢測一遍。除此以外,根據4月27日BBC“全景”欄目紀錄片《英國政府辜負了NHS嗎?》披露,英國政府並沒有按照Nervtag等醫學專家組織的建議儲備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PPE),檢測拭子及裹屍袋等醫療物資,這恐怕也是英國檢疫數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