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完善期貨衍生品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http://www.crntt.hk   2019-11-11 09:12:50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完善期貨衍生品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落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表現,也是深化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抓手。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姚雲、徐楓文章介紹,當前,期貨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一是交易規模不斷增長。2018年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額210.82萬億元,成交量30.28億手。上期所、大商所和鄭商所成交量分別位列全球同行第一、第三和第四位。按商品統計,豆粕、菜籽粕和蘋果分別居農產品類前三名,螺紋鋼、鐵礦石和鎳分別居金屬類前三名。二是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從品種覆蓋率看,體系日臻完善。截至2019年6月份,我國擁有商品期貨49種、金融期貨5種和商品期權6種,服務實體經濟效果明顯。從交易活躍度看,既有交易活躍、功能發揮充分、國際影響力較高的品種,如銅、大豆等,又有具有中國特色的交易品種,如螺紋鋼、甲醇等,部分品種具備國際或區域貿易定價能力。三是貿易定價功能初步顯現。一些產業鏈長、市場流動性好、市場化程度高的期貨品種,定價功能日益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農產品期貨方面,大豆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優於現貨市場;工業品期貨方面,滬銅期貨價格影響現貨價格變化。四是資源配置功能開始顯現。目前我國銅、螺紋鋼等期貨品種初步具備國際影響力和定價權,為實體企業生產經營以及投資決策提供價格信號功能支撐。五是風險管理功能有效發揮。目前我國白糖、豆油等交易投資較為活躍品種均能較好地發揮風險管理功能,有助於實體企業套期保值。

  文章指出,不過,當前也有不少因素制約期貨衍生品市場功能發揮,期貨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仍然存在隱憂。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大宗商品現貨市場發展如火如荼折射出期貨市場不能滿足實體企業需求。以糖業為例,廣西糖網為25%的糖類商品實現了電子化貿易,替代了期貨市場應有的貿易定價和避險功能。二是境內企業廣泛參與境外期貨市場。目前我國多數業務跨境企業將大量資金用於境外參與套期保值,只有少量資金購買國內期貨市場產品。對比國內外期貨市場發現,制約期貨市場功能有效發揮的因素包括:一是企業客戶參與度不高導致市場功能發揮有限。截至2018年末,我國參與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不足10%,這一比例在同期歐美市場高達50%以上。二是嚴格的風險管理制度導致近月合約不活躍。交易所推出限倉制度和梯度保證金制度等降低了市場風險,但使得投資者傾向於中遠期合約,與實體企業生產周期嚴重脫節。三是產品和交易方式簡單無法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國內商品期貨品種結構單一、交易方式缺乏層次,服務實體經濟工具明顯不足。

  文章認為,完善期貨衍生品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商品期貨衍生品市場體系。配合國家深化資源性產品市場化價格改革,推出成品油、天然氣、電力等多種期貨產品上市,加快上市其他工業原材料和農產品期貨品種。加快推出符合我國市場需求的商品指數及相關投資產品。二是加快發展金融期貨衍生品市場。權益類期貨衍生品方面,推出更多股票指數期貨品種上市;適時推出基於個股期權產品、股指期權產品和ETF期權產品。利率類期貨衍生品方面,加快上市3年期等期限國債期貨品種,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國債收益率曲線。匯率類期貨衍生品方面,適時推出人民幣對美元外匯期貨產品,探索外匯指數期貨產品、交叉匯率期貨產品和外匯期權產品等。三是完善場外期貨衍生品市場體系。一方面,積極支持具備衍生品開發能力和風險承受力的證券、基金和期貨公司,通過櫃台市場和金融機構子公司,開展遠期、互換、場外期權等衍生品創新試點,以及基差交易、倉單服務、合作套保、定價服務等風險管理專業服務創新。另一方面,推進場外衍生品市場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支持期貨交易所以及其他具備條件的機構為場外衍生品市場提供交易報告、報價系統和場內清算等市場基礎服務。按照先易後難原則,逐步拓展集中清算服務範圍。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