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已經高於疫情之前水平,未來進一步加快增長的空間較小。而服務業增長預期持續改善,將在四季度進一步加快,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增強。10月份非製造業PMI為56.2%,比上個月上升了0.3個百分點,已經連續3個月持續上升,並且創2013年11月以來的高點。與此同時,近期製造業PMI走勢基本平穩,並顯著低於非製造業PMI。由於製造業與工業緊密相關,非製造業與服務業緊密相關,預示著服務業可能成為製造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接力棒。隨著終端需求的逐漸改善,服務業PMI同樣創2013年以來的高點,預示著服務業增長勢頭增強。10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4%,比9月份上升2個百分點。房地產業、交運倉儲和郵政業服務業生產增長較快,同比增長了9.9%、9.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生產指數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住宿和餐飲業逐漸改善。未來幾個月服務業生產指數仍將上升,全年服務業累計生產指數有望實現正增長。
疫後經濟復甦的第二階段投資和消費都將延續復甦態勢,消費增長的空間更大。以累計投資增速估算單月的投資增速,10月份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大概在7.1%、12.2%,增速都較高,已經高於2019年水平,進一步大幅上升的空間在減小。而10月份消費增長4.3%,遠低於投資增速,也遠低於疫情之前水平。2018年和2019年消費分別增長9%、8%,未來消費增速需要恢復到接近往年的水平。
制約消費恢復的最大因素是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疫情對就業帶來衝擊,影響到居民收入增長,導致預防性儲蓄率上升,這對於消費支出增長是不利的。居民部門杠杆水平攀升,也將削弱消費能力。不過,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逐漸降回至接近疫前水平,就業形勢總體好轉將帶動收入改善,促進未來消費增長。隨著生產生活回歸正常,旅遊景區、商場等戶外場所開放,消費復甦態勢有望延續。受疫情影響較重的線下消費領域修復的空間較大,主要集中於餐飲、住宿、旅遊、批發零售等,這些領域的恢復情況將成為支撐消費增長提速的關鍵。
11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了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提出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進一步促進消費增長。在消費促進政策方面,主要將側重於四方面。一是擴大汽車消費,可能將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重點支持3.5噸及以下貨車、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消費;二是促進家電家具家裝消費,加大對淘汰舊家電家具併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環保家具的補貼;三是提振餐飲消費,鼓勵餐飲企業提升菜品、創新經營,支持優質特色飲食發展;四是帶動農村消費,加強縣域鄉鎮商貿設施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在各項積極政策的支持下,消費增長前景較好。
文章指出,四季度之後的經濟復甦進入第二階段,需要更多地依靠生產端的服務業和需求端的消費。疫情好轉以來生產端在二季度率先復甦,三季度需求端也在快速恢復,四季度供需兩端齊發力,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將達到5%以上,全年經濟增速有望在2%以上。放眼全球,2020年中國將成為為數不多經濟增長的國家,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度也可能創新高。
下一步影響經濟復甦的最大風險仍是全球疫情的挑戰。不過,即便疫情階段性反彈,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中國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疫情應對經驗,醫療資源儲備較為充裕,宏觀政策空間較大,都將保障經濟復甦態勢至少延續到明年上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