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年輪和喬木年輪在形成的機理和過程上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形成層周期性活動的結果。但鑒於灌叢生長環境一般比喬木相對嚴酷,灌木形成的年輪一般要比喬木窄得多。例如,青藏高原及環北極地區,環境較為惡劣,生長季相對較短,灌叢的生長型常以多枝和匍匐狀出現,造成這些地區的灌木出現極窄年輪和不規則年輪。研究揭示,喜馬拉雅山南坡珠峰山谷(4150米)掃帚岩須灌木平均年輪寬度僅64微米。
梁爾源表示,在一些水分和溫度條件極端差的年份,為了保證生存和繁衍,灌木形成層甚至全年都不進行分裂,導致沒有年輪的形成。在生長季較為乾旱的地區,水分狀況也限制著灌木年輪的寬度變化。比如在地中海地區,夏季乾旱會導致灌木的形成層出現短暫的休眠現象。在夏末,降水逐漸增加,形成層又開始活動,從而形成偽年輪——類似一年形成兩個年輪的現象。
記錄幹濕變化的自然檔案
灌木能夠適應較為嚴酷的生存環境,因此可以生長在比喬木分布更廣泛的區域,比如環北極樹線以北和高原樹線之上,或者荒漠區。其年輪寬度可以作為指示灌叢生存環境的指標。較寬的灌木年輪通常反映了相對好的區域環境狀況。“研究人員通過灌木年輪寬度年表序列可以完整地展現特定地區的溫度、水分、乾旱歷史、極端氣候、蟲害或者地質災害等的變化歷史。”梁爾源說,比如青藏高原納木錯區域的香柏灌木。
納木錯區域位於青藏高原西風、季風過渡區,屬於高寒荒漠植被區域,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香柏灌叢分布於海拔4740—4920米的陽坡,呈匍匐狀生長,形成保溫的微生境。香柏個體的基徑普遍較小,約15厘米,但是其冠幅可達20平方米以上,類似於一棵趴在地上的喬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