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通路,三令五申為何治不了“腸梗阻”
http://www.crntt.hk   2020-02-21 08:39:55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抗疫以來,一些農村層層加碼“硬核”封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有的地方直接用挖掘機堵,有的地方運來渣土堆堵路,還有的地方直接砌道墻。如今,這些“硬招”對農村正常出行和生產生活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 

  2月13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通知》,要求暢通農業生產資料物流通道,不得攔截蔬菜種苗、仔畜雛禽及種畜禽、水產種苗、飼料、化肥等農資運輸車輛。

  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交通部、公安部等多個部門也曾發文,要求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嚴禁未經批准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

  如今三令五申要求疏通的道路究竟通沒通?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地方“大路通了,小路照舊堵著”,對農業生產,特別是對養殖業已經造成嚴重的影響,一些養殖戶生產銷售“兩頭堵”的局面依然沒有改變。河北滄州的一位養殖戶反映,自己養了7000只鴨子已經死了大半,損失十多萬元。因為飼料運不進來,鴨子只能活埋,甚至出現鴨子吃鴨子的情況。記者發現類似的情況在河南、四川、山東、安徽、廣東、廣西的一些地方都存在。

  那原本該暢通的路究竟堵在哪些關節上了?記者梳理發現,基層交通梗阻理由五花八門。

  首先,交通梗阻堵在了地方相互“踢皮球”上。不少地方規定只要持相關部門的通行證即可通行,可事實上,在辦理通行證時,不少人遭遇“踢皮球”。安徽一個養殖戶說,找鄉鎮開通行證,鄉鎮要求找縣裡農牧局,農牧局又要求找交通局和鄉鎮。結果來來回回,反反覆複,怎麼也辦不下來。

  其次,交通梗阻堵在了地方層層加碼上。一些人好不容易辦了通行證,到了路口也死活不認。有的養殖戶拿著這個鄉開的證明,能過這個鄉,卻又卡在了另外一個鄉。一個鄉鎮幹部甚至對養殖戶說,不管什麼通行證,反正就是不讓進出村。還有的地方甚至規定養殖戶一旦出村運飼料等農資,就得等疫情結束之後才能回村。

  最後,交通梗阻還堵在了地方“變通”上。一些地方用渣土堆封路,暢通道路的相關政策出台後,就把渣土堆旁邊原本封路的橫幅換成“此處修路”。不少養殖戶吐槽,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從基層幹部的角度想,其實不難理解,一些地方“硬招”迭出封路堵路,是想用最簡單的辦法確保本轄區內疫情防控能“萬無一失”。農村防疫專業人員和物資都缺乏。在這種情況下,封路可能是最簡單,也最讓基層幹部安心的辦法。

  但是封路確實不是什麼好招。一方面,封路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一些養殖戶甚至賠了老本還欠了外債,難以維持。甚至可能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影響“疫”後恢復發展;另一方面,遇到緊急情況,封路還可能影響消防車和救護車的進出。

  2月12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指出,“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要以實行分區分級精准防控為抓手,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實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對偏頗和極端做法要及時糾正,不搞簡單化一關了之、一停了之,盡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擅自隨意斷路封路造成交通“最後一公里”梗阻,其產生的“次生災害”日益顯現,需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徹底糾偏。

  首先,地方各部門應該在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下,明確職責劃分,實現上令下從、上情下達,避免各自為戰、互相踢皮球,抓緊貫徹落實中央相關要求,暢通交通,打通影響農產品、農資運輸的“最後一公里”。

  其次,規定重在執行,地方相關責任部門應該深入抗“疫”一線,對症下藥,逐一疏通梗阻。既要傳達相關政策要求,也要分析基層封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背後的擔憂,幫助基層精准防控,解開基層幹部的心結。有時候,一些部門為了避免擔責,和村或者鄉鎮一級幹部合謀,層層加碼,關關設卡,梗阻了公路“最後一公里”。對於這些部門也應該加強監督制約,確保執行不走樣。

  最後,解鈴還須系鈴人,打通基層交通梗阻,需要推動更多防疫力量深入基層一線,只有基層防疫能力提高了,心裡有底了,他們才更願意放棄簡單粗暴的斷路封路行為,才不至於出現“最後一公里”通了又堵,真正讓交通暢通起來,讓農村更快恢復活力。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張典標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