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連弘宜:氣候變遷議題將成為美中俄角力場
http://www.crntt.hk   2020-12-01 00:20:10
連弘宜。(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12月1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美國政黨輪替後美、中、俄在國際氣候變遷議題上的勢力消長,政治大學外交系主任、副教授連弘宜出席座談表示,先前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讓俄、中拿下氣候變遷議題的話語權,並向國際社塑造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但預期拜登政府上任後,美國將重返多邊制度,國際氣候變遷議題,勢必再成為美中俄角力場。

  連弘宜指出,美國重返國際制度,並不代表能夠迅速重拾話語權,因為特朗普先前退群的舉動,事實上也讓不少傳統歐洲盟友很感冒,並對美國產生不信任感,假如俄中在氣候變遷議題的戰略合作持續緊密推動,未必會喪失國際舞台,但另一方面,若俄中戰略合作因此受挫,國際氣候變遷的話語權就可能被美國影響。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11月30日舉辦座談,邀請政治大學外交系主任連弘宜擔任講座,以“俄中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的戰略趨同”為題,分享俄、中兩國在氣候變遷方面的戰略合作由疏至密的過程,並探討美國政局變天後,可能的戰略演變走向。

  連弘宜表示,俄羅斯與中國是長期以來的戰略合作夥伴,雙方領導人一年可能至少會晤4至5次,兩國因為有高度的互補性及目標重疊性,所以在軍事、經濟、政治方面,都有豐碩的合作成果。雖然俄中關係也有許多矛盾之處,可是,彼此又因為共同目標,並同樣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壓力,合作議題大於矛盾議題,造成如今的戰略夥伴關係。

  過去大家多關注俄中的軍事及政治合作層面,但事實上,雙方近年在氣候變遷及環保議題上,也是主力的合作項目。連弘宜指出,尤其在特朗普任內,帶領美國走向保護主義、拒絕多邊制度,連續退出多項國際組織及協議,讓中俄有機會在國際制度上邁進,取代美國戰略退縮釋出的話語空間,其中巴黎氣候協定就是重要的項目之一。

  連弘宜說,俄中雙方在氣候變遷及環保議題展開雙邊和作,以1996年後為開端,當時俄羅斯開始修正過往迎合西方世界的氣候環保政策,因為俄國本來期望藉此在經貿方面獲取相關紅利,但卻發現西方國家無法全面實踐利益承諾,因此後續的氣候環保政策開始往東傾,並與在多項議題存在共同利害關係的中國走在一起。2016年俄國加入巴黎氣候協定後,更進一步開啟雙方戰略合作。

  特朗普在2017年首度提出氣候變遷懷疑論,並揚言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連弘宜表示,從那一刻起,美國基本上已在歐洲傳統盟友之間投下震撼彈,並有許多歐盟國家深感不認同,法國總統馬克宏更率先開炮,召開記者會狠酸了特朗普一頓,並呼籲大家“讓地球再次偉大”(Make Our Planet Great Again),嘲諷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標語。中國和俄羅斯則藉此趁勢而起,除了表達願意遵從協定,凸顯出美國是不負責任的強權,同時對外塑造出中、俄兩國是對國際社會負責的大國形象。

  連弘宜指出,俄中雙方在氣候變遷戰略的趨同,包括均重視多邊架構的氣候變遷行動、共同建築綠色絲綢之路、對外強調自己是負責任的大國、共擬雙邊的氣候跨境解決機制、建立氣候變遷與環境安全的連結等,讓雙方在國際氣候變遷及環保議題戰略合作緊密,成功取代美國,逐漸拿下國際社會的話語權。

  從外在來看,俄中這組戰略夥伴關係,除了有高度的互補及目標重疊性,其實雙方分工分也相當好。

  連弘宜說,在針對國際議題部分,基本上是由俄國出面在國際上發聲,因為,俄國早在冷戰時期就經常對美國嗆聲,在國際上的政治語言交鋒非常有經驗。俄國在進行國際上的政治語言交鋒時,一方面也讓境內百姓認為,俄羅斯具有高度國際地位,“面子”作足,所以俄國政府也很樂意擔任這個角色。

  中國則傾向擔當“裡子”的角色,中國長期以來的對外政策主張“決不當頭、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在國際上與他國硬碰硬從來不是中國的外交作法,既然有俄國對國際事務發表看法,並針對美國回應,中國就擔任後勤角色,負責俄中戰略合作經濟方面的支持,因為中俄經濟實力仍有差距,這樣的合作模式,讓中俄近年在國際氣候變遷議題上,取得高度表現舞台。

  連弘宜指出,假如特朗普連任,美國持續退群,中俄或將完全取代美國的戰略退縮空間,但未來美國政權將轉由民主黨拜登當家,預期國際氣候變遷議題,拜登不會拱手讓人。可以發現,拜登除了公開表態帶領美國重回巴黎氣候協定外,更任命奧巴馬任內的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擔任“氣候變遷特使”,高度展現拜登政府對國際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未來必然會加強奪回話語權的工作。

  美國重返多邊制度,國際氣候變遷議題,勢必再成為美中俄角力場。連弘宜表示,美中俄未來在氣候變遷議題的勢力消長,將會是未來三方競合的另類看點。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