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李稻葵:釋放巨大潛在消費需求 促進經濟平穩增長
http://www.crntt.hk   2020-01-15 09:04:18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實體經濟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長期需求培育方面取得平衡,金融要在去杠杆和宏觀杠杆結構調整之間取得平衡。”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新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稻葵在11日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就未來經濟結構調整方向提出上述建議。

  李稻葵表示,具體來看,第一個思路是從過去特別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轉向既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抓長期需求的培育。

  這幾年,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許多行業面貌已經大大改觀,特別是鋼鐵、水泥、煤炭等行業做得非常成功。現在的主要問題是長期需求並沒有挖掘出來,14億人口中有10億人口還沒有進入中等收入水平,很多人還沒有坐過飛機和高鐵。現在主要任務是培育國內的大市場,把潛在的需求釋放出來,讓越來越多還沒有進入到中等收入人群的人口能夠進入城市生活,獲得培訓機會,進入到現代化生活軌道中,包括那些已經進城但是沒有戶口的外來居民。

  李稻葵提出,中國完全有望花十五年的時間打造新的中等收入人群,如果這一思路能逐步變為各個部門的政策,那麼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不僅可以維持,還能稍微抬高一點。“因為10億人口還沒有進入到中等收入水平,未來還有巨大提升空間,需要空調和汽車,出行和旅遊,還需要基本的社會服務。如果在十五年時間實現中等收入人群倍增,每年的GDP增長速度能在目前的水平上增加0.7%-0.75%。”

  第二個思路是從過去強調比較多的通過去杠杆來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轉而認識到,未來金融問題的基本矛盾不在於去杠杆,而在於調整宏觀杠杆結構。

  李稻葵認為,我國的宏觀杠杆率並不高,與美國基本相同,但美國的儲蓄率大大低於中國,中國的國民儲蓄率約為38%,美國不到15%,日本也只有25%左右。居民儲蓄率高,投資渠道只有兩種,股權投資和債券投資,股權市場比較複雜,賺錢比較難,因此很多人轉向債券市場,湧向固定收益市場,所以,不能簡單地說去杠杆,而應該調整杠杆結構。

  對於如何調整宏觀杠杆結構?李稻葵稱,債券市場存在國債與地方債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國債由財政部門統一管理,具有准貨幣的性質,發行國債相當於發人民幣,可以在國際上流行,舊債到期了可以發新債。一旦我國發行國債,世界各國央行、政府、機構投資者都會積極主動購買。因此,未來應該多發國債,並且把一部分地方債拿過來作為國債,有利於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李稻葵表示,這兩個思路轉變的意義在於,如果長期需求得以釋放,未來若干年經濟增長速度應該能夠穩定下來,甚至還會有所回升。如果金融不單純去杠杆,而是調整宏觀杠杆結構,債務可以多發,金融市場會有大的變化。股市壓力會得到緩解,杠杆率不那麼緊,上市公司壓力會小一些,資金運行會好;債券市場更加理性,定價更準確,高回報率的理財產品會出現,但也伴隨著風險,這也意味著理財市場會逐步分化。

  中國企業評價協會在論壇上發布了《2019中國企業社會責任500優》報告。報告顯示,行業分布逐年優化;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已遠超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更加積極;企業更加重視員工權益、節能環保,在股東權益和消費者權益兩方面表現有所弱化;在社會責任表現上,東部地區企業強於中西部地區企業;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和股東權益方面的表現明顯優於非上市公司。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金輝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