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讓資源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
http://www.crntt.hk   2019-10-14 08:06:47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不久前,“關於檢查就業促進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分組審議。報告中提到這樣兩組數據,其一,2018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9.58%,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88億人;其二,同年,全國各類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累計達780萬人。一邊是農民工進城,一邊是“創客”返鄉下鄉,我國就業形勢的新特點,充分揭示了當前城鄉之間人才要素雙向流動的新趨勢。

  這個新趨勢的意義不可謂不大。我們一直說農業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這個“短”到底短在哪裡?恐怕很大程度上是短在發展要素缺乏。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各種資源要素在城鄉之間的配置並不十分均衡,城市這一頭的吸引力顯得更加強勢。缺少了必要的資源要素支撐,鄉村發展的步伐自然很難與城市保持同步。

  而在鄉村短缺的各種資源要素之中,人才缺乏可以說是突出的掣肘因素之一。從筆者這些年採訪過的村莊看,有沒有人才支撐,鄉村發展面貌還真是不一樣。那些有能人帶動的村子,大多有像樣的產業,村民幹得了事,掙得到錢,村裡看得到年輕人的身影,聽得到孩子們的歡笑聲,感受得到那種由內而外的生機。反觀那些缺少能人、明白人的村莊,村裡沒啥能夠致富的營生,能出去打工的都走了,留守下來的不是老幼,就是病弱,鄉村本該有的活力也無處尋覓。要讓這些鄉村重現活力,讓鄉村發展的短板盡快補齊,推動人才等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尤其是由城市回流鄉村就顯得特別重要。

  可喜的是,鄉村振興為人才回流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近些年,各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接連出台,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勢頭正旺;與此同時,農村基礎設施逐步改善,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鄉村環境日益整潔宜居,農村正在成為大有作為的天地,農業正在成為令人向往的產業。

  幹事創業的好環境,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能人願意到農村大顯身手,但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依然有些關係需要協調好。比如,進城務工和返鄉下鄉二者之間並沒有孰輕孰重,我國依然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農民進城還是大趨勢,不能因為返鄉下鄉人員數量逐年增加而對城市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作用有絲毫忽視,也不能對為進城務工人員提供就業指導、服務等扶持有絲毫懈怠。吸引在城市小有積累的能人返鄉創業,重要前提是必須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否則就算口號喊得再響,也很難催動這些能人返鄉的腳步。如今,鼓勵返鄉下鄉的優惠政策不少,各地應當真正行動起來,抓緊機遇搭建好創業平台,讓返鄉下鄉的“創客”們真正幹得了事、幹得成事。再比如,返鄉下鄉的“創客”和本就在農村務農的農民之間,應當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能人們可以牽頭創業,但還是要把適合農民從事的崗位留給農民,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切實做到不讓農民的利益受損,讓他們的生計發展有保障。

  城鄉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只要各種資源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的堵點被打通,城市和鄉村一定會攜手並肩,向著融合發展的目標闊步前行。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朱雋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