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貿區的航拍照片(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9月1日電/8月份,中國的自貿區建設迎來兩次擴容:先是上海自貿區擴容,中國官方正式批複設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其後是自貿區名單再添新成員,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6個自貿區設立,中國的自貿區數量增至18個。這被外界視為中國繼續擴大開放、促進經濟融合均衡發展的重大動作。
法國《歐洲時報》8月30日載文《自貿區擴容,中國創新經濟展現生命力》,文章說,自2013年上海設立首個自貿區以來,中國在試點試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貿區格局。自貿區擴容,不僅是基於五年多來自貿區運行正面效應的現實必然,同時也是基於中國經濟建設“頂層設計”與時俱進的歷史必然。
從現實效果看,以自貿區為重要抓手的新一輪開放,把著力點從過去的“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轉移到“制度型開放”上來,一方面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旨在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自貿區在吸引外資、制度創新方面的成效,均得到了數據的有力支撑。
五年多來,中國的自貿區累計新設企業60多萬家,外資企業近4萬家,以不到全國萬分之二的面積,吸收了12%的外資、創造了12%的進出口額;僅2019年上半年,12個自貿區吸引外商實際投資近700億元人民幣,占全國比重達14%左右;商務部6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自貿區轉變政府職能完成率最好,金融開放創新完成率也不錯,目前已經在全國範圍內複制推廣171項改革試點經驗,在開放經濟機制構建、營商環境優化方面多有突破。
從歷史演變看,每個經濟發展階段都需要符合國情的“頂層設計”,著力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首要緊迫的矛盾,從經濟特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區、國家級新區到自貿區,莫不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