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早在今年5月,GE公司就向KAI交付了第一台用於KF-X項目的F414-GE-400K發動機,目前該發動機已經由韓華技術負責在韓國國內進行地面測試。截至2021年底,GE將總計向韓國提供15台該型發動機,這些發動機將全部用於6架原型機(3台備份)。而按照KAI的研製計劃,如果KF-X的總產量能夠達到120架,那至少將需要240台F414-GE-400K發動機,這些發動機裡的一部分將由韓華技術負責在韓國國內製造總裝。
KF-X歷經十年終上馬
關於KF-X的研製,第一次被韓國政府提及是在2001年3月,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在韓國空軍學院的畢業典禮上,提出韓國需要自行研製一款先進的多任務戰鬥機,以取代已經老舊的F-4D/E和F-5E/F等機型。2002年,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向國內航空研製機構和工業部門提出了關於新型戰鬥機的研究與開發需求,不過當時的韓國防務分析研究所(KIDA,韓國國防部的智庫)認為,韓國根本不具備獨自完成新型戰鬥機研製的能力。KIDA之所以有如此觀點,也是基於對當時韓國國內航空研製能力的整體衡量。因為在2002年前後,韓國與美國聯合研製的T-50高級教練機項目正處於緊要關頭,該項目是韓國國內航空工業主導的第一個完整的軍機項目,並且得到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技術支持。儘管如此,T-50項目從1992年首次被提出,到2002年8月首飛,中間整整走了10年。所以,KIDA認為,研製一款面向未來的新型戰鬥機,必須以韓國國內企業為主導,這樣才能夠真正掌握核心技術,而當時的韓國根本不具備同時研製兩種新型飛機的能力。所以在2002年之後的幾年裡,是否獨自研製一款新型戰鬥機在韓國國內一直沒有統一的意見,以致於整個計劃在2008年之前沒有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2008年,韓國國防部再次啟動關於研製新型戰鬥機的可行性研究,2010年11月,朝韓雙方在延坪島爆發衝突,這次事件堅定了韓國人獨自研製戰鬥機的決心。韓國軍方和工業界一致認為,儘管該項目存在很大風險,未來單機價格有可能會大大超過外購價格,但是一個全新的先進戰鬥機研製項目將會對韓國的航空工業產生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韓國需要這樣的研製項目,KF-X項目進入實質性研製階段。作為繼T-50之後的第二個新機研製計劃,也是韓國第二個戰鬥機研製計劃(韓國將基於T-50改進的FA-50視為第一個本國自研戰鬥機),在韓國國內,KF-X項目被稱作Boramae(韓語中的“鷹”,也是韓國空軍學院的標誌)。2010年7月15日,印尼正式決定加入KF-X項目,並提供20%的項目資金,印尼航空航天公司代表印尼政府參與研製並承當一定份額的製造工作,印尼空軍未來將採購至少50架飛機。土耳其政府當時也對該項目表示出極大興趣,並承諾出資20%參與合作,並希望獲得該項目更多的控制權,但沒有得到韓國人的許可。
最終,韓國和印尼達成出資比例和工作份額的分配比例,KAI通過競標成為主承包商,並與洛克希德·馬丁簽署了合作協議。作為T-50項目的合作方,洛馬將為KF-X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在印尼國內,這個項目也被稱作IF-X,按照合同,印尼可以派出人員參與項目的研製,共享相關數據,承擔一定比例的製造工作,同時印尼空軍將獲得一架專門為其製造的原型機。而據印尼國內媒體報道,新型戰鬥機服役之後將正式被賦予F-33的編號。
然而,自2017年11月至今,印尼一直沒有支付最新一輪的研發資金,這引起了韓國方面的不滿。截至2019年7月,印尼拖欠的研發資金將近18億元人民幣,印尼希望與韓國協商,以其生產的武器裝備來衝抵部分研發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