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中評社 李娜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 李娜)11月13日上午,國新辦舉行中國科學院科技扶貧成效新聞發布會。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時表示,“輸血”和“造血”相結合是科學院科技扶貧的特點。扶貧之前,首先了解當地資源環境情況,在當地引進科技項目之前做充分調研,了解當地資源禀賦和適合什麼技術來引種。將來扶貧工作結束以後,技術留下來,能夠把工作繼續延續下去,不會因扶貧工作終止又返貧,所以“造血”功能非常重要。
關於中科院在科技扶貧中是如何培育當地經濟的“造血”功能?白春禮介紹,比如在內蒙古庫倫旗推廣的青貯飼料,是微生物所了解到當地飼料情況以後,科學家團隊發明的一種新的微生物菌劑,使青貯飼料能夠長時間保存,同時味道很好,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走了一條新途徑。新的菌劑依托科學家團隊長期的工作積累,尤其是應對當地扶貧需要開發出的新品種。現在新的菌劑也在外推廣,當地成立工廠批量生產,這樣因地制宜的一種“造血”功能很受歡迎。
“將來扶貧工作結束以後,技術留下來,能夠把工作繼續延續下去,不會因扶貧工作終止又返貧,所以‘造血’功能非常重要。”白春禮說。
白春禮介紹說,中科院發展新的技術“構樹”,是通過植物所多年培養出來的一種新的品種,可以在非耕地,就是山坡地上長,構樹蛋白含量高,長得很快,葉和枝剪掉以後,豬都願意吃,而且不和糧爭地,成長很快,所以就很容易在貧困地區的山坡地種植,這也是國務院扶貧辦向全國推廣的。再比如養殖業,面源污染有很多,養豬的豬圈裡的肥可能帶來水污染,科學院根據長期工作積累,發展一種新的水草叫“狐尾草”,把水草放在污染的水裡,自己可以長,草在生長過程中會把水清潔了,而且豬還能吃,經過幾次狐尾草生長,即使狐尾草不長了,水也清淨了。把面源污染、養殖業和技術的引種結合在一起,這是我們獨有的,也是真正發揮了科學院長期的科技知識人才的積累,為扶貧因地制宜提供“造血”功能。
中科院副秘書長嚴慶補充回答說,科技扶貧的特點是面向長遠,營造“造血”功能。聯合國認可的“肯福模式”,也是中科院最早提出的“異地搬遷”扶貧模式,是扶貧的一種重要手段。不是簡單把老百姓從貧困地區搬出來就能解決問題。原來喀斯特地貌承載力有限,不能養活那麼多人,搬出一部分肯定是出路之一,但搬出來的人要維持生計,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禀賦設計一些適合的產業,才能夠可持續發展。所謂“造血”功能,其中涉及大量科技工作,包括對資源環境本體的調查和承載力評估等等方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