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網評:香港繁榮靠青年 香港未來在青年
來源:大公網 作者:魏明德
回看自去年六月開始“修例風波”引發的暴力事件,被捕人士中,大、中、小學生佔了40%,其中近一半不足18歲。這組數字不僅讓廣大父母也令關心香港未來的市民擔憂。原本應該安坐課堂暢游在知識海洋中的學生,竟在價值觀都未必成型前,走上街頭前線,成為暴力“示威者”。
國家主席習近平說,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所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扣好這第一顆扣子非常重要。青年既然是香港未來的主人翁,就要承擔起呵護、建設、發展香港的責任,並一同譜寫祖國的發展藍圖。而教育界的責任,則是要培養這樣有擔當的下一代。
愛國是本分是職責
香港的繁榮穩定既是我們香港人的心願,也是祖國人民的期盼。香港國安法的落地,是中央送給香港的禮物,是定海神針,有望令社會恢復和平,重啟繁榮。是時候讓國安教育走進校園,讓擁有正確認知的教育工作者帶著學生們認識國安法,清楚法律的底線,填補法律觀念的缺失。同時讓國民教育自然融入各科目的學習與校園活動中,令學生感受國家的榮辱興衰與我們每個個體休戚與共。
升國旗、奏國歌這樣的儀式對於加強國家認同感很有效。在內地學校里,最優秀且品行端正的學生會有機會被選為升旗、護旗手,在國歌聲下親自將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這是一種至高的榮耀。參考同樣實行“一國兩制”且國旗法落地的澳門,規定學校每星期在校內升國旗、奏國歌,大學則必修基本法及國家憲法。同時還有九成以上學校選擇內地出版社編製的品德與公民科教科書,教材將澳門史置入中國歷史中,展示澳門與祖國血脈相連的發展歷程。
香港歷史就是一部維護中華民族統一的奮鬥史、愛國史。要建立民族認同感,就一定要認識我們的國家,了解其歷史。除了書本教育,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始終堅信唯有親眼所見、親身感受才有最客觀真實的了解。建議全港大中小學每年組織所有師生到內地考察學習,並與同齡人交流,加深對國家、國情以及同胞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