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未來時期,祖國統一進程加快推進,兩岸關係更加複雜、嚴峻,共同形成對於兩岸文化交流的新要求、新壓力,是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主要新挑戰
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的三十多年,中國進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期,同時也進入了加快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新階段。在這個新階段,一方面如上述,中國實現完全統一的大勢正在形成和強化,為中國必將實現完全統一提供了基礎和保證;另一方面,中國統一進程的艱巨性、長期性決定了,在新階段兩岸關係仍然複雜嚴峻,甚至會加劇。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還有大量艱苦的工作,包括嚴重的鬥爭。這兩方面都對大陸的對台工作形成了重大的新挑戰。其中,推進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新要求、新壓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新挑戰尤為突出。
如前述,中國統一大勢正在形成和強化,即大陸已經具備了對台灣不可逆轉的壓倒性全面優勢。但是這一優勢還有待於轉化為祖國完全統一的現實。這一優勢向統一現實轉化的實現不會自然發生,而必須經過艱苦細緻的工作。筆者曾撰文《沒有“自然統”,衹能“塑造統”》(詳見《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5月號),對於實現這一轉化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實現轉化的方式——“塑造統”,進行了較詳細的論述,茲不重複。可以預料,兩岸文化交流將作為主渠道之一,在實現這一重要轉化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從根本上說,這一轉化的實現,實際就是大陸對台灣不可逆轉的壓倒性全面優勢,被台灣民眾廣泛認識、承認,並進而形成為台灣民眾接受、或至少不反對實現統一的廣泛共識。顯然,這必將是一個十分複雜、曲折的過程。可以預料,能否成功實現這一轉化,兩岸交流的深化將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而且,兩岸文化交流作為兩岸民眾感情、認識溝通的主渠道,必將發揮更為關鍵的獨特作用。這是對兩岸文化交流,提出的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同時這意味著,兩岸文化交流必須深入、必須提升,須對早已習慣並且取得重大成效的兩岸文化交流的目標、內涵和形式等做出重大調整,以適應並促進實現上述轉化的目標。這是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新壓力。這些共同構成了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戰。
可以肯定,中國加快實現統一的進程,必將遭到台灣島內“台獨”分裂勢力的百般抗拒。但在大陸強大優勢面前,他們的抗拒已難以採用武力對抗的方式。可以預料,未來時期兩岸的統“獨”對抗,將可能更多地以文化對抗的形式表現,即“中國文化”與“台獨文化”對抗的形式表現。
所謂“台獨文化”,簡言之就是,以“台獨史觀”為核心,通過全面、徹底地去中國化,確立所謂的“台灣主體意識”,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直至“法理台獨”。實際上,這一對抗在2016年5月,蔡在台灣執政後即已激烈展開。如本文前述,推進“文化台獨”,在台灣全面徹底地去中國化,是蔡的執政重點,並已在台灣形成一股不容低估的逆流。通過兩岸文化交流,形成並不斷強化兩岸的中國認同,將是對“台獨”分裂勢力推進“文化台獨”的最有力、有效的反制、遏阻。
“中國認同”是在“中華民族認同”基礎上,對“中華民族認同”的深化和提升。二者既有緊密聯繫,又分屬中國統一進程的不同層次。作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直接支撐,“中國認同”的層次高於“中華民族認同”。顯然,形成並不斷強化兩岸的中國認同,將成為未來時期兩岸文化交流的核心內容。這是進入加快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新階段,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最重要的新要求、新壓力和新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有著豐富、深刻的內涵。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重要指標之一,同時又是確保中國長治久安、持久穩定繁榮的最重要基礎之一。他先後提出的關於統一是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等重要思想,都充分、深刻地表現了上述對祖國完全統一內涵的認識。毫無疑問,祖國完全統一的這一內涵,衹能在未來時期加快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進程中形成,而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則是最重要的途徑。顯然,這將是未來時期,加快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於兩岸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的新要求,形成的新壓力、新挑戰。
五、高度重視兩岸文化交流發生的新變化與新模式
1988年以來的三十年中,兩岸文化交流自身不斷發展變化,並對兩岸文化交流產生著越來越明顯的影響。對此,須予以高度重視,並通過努力創新、積極探索,建立適應未來時期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新模式、新機制。
兩岸文化交流發生的最重要變化是,兩岸文化交流台灣主要參與人群的結構性變化。1988年兩岸恢復文化交流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台灣參與這一交流的人群最重要的結構性特點是,參與者以中老年人群為主,包括1949年以後赴台人群以及他們的子女,還有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較深的部分人群。這樣的人群結構決定了,在相當長時期中,兩岸文化交流的自發性、多樣性,以及情感性和傳統性。自發性、多樣性的表現很清楚。情感性則指這一時期的兩岸文化交流,可以說親情、鄉情是推進文化交流的重要動力;傳統性則指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凝聚力,是推進交流的基礎。這一兩岸文化交流參與人群結構特點,及其對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影響,是兩岸關係歷史所決定的。1988年以來三十年中,兩岸文化交流取得的重大進展,就是把握和運用這一特點及其影響的成果。
但是,隨歲月流逝,三十年來兩岸文化交流台灣主要參與人群不可避免地不斷變化。現在,在1988年以後很長時期中,作為台灣參與兩岸文化交流主要人群的,1949年以後赴台人群,甚至包括他們的子女,都逐漸凋零,能夠繼續參與交流的人數不斷減少。有調查資料顯示,曾經在兩岸文化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在台灣的大陸各地的同鄉會,主要由於後繼乏人,普遍處於難以為繼的局面。顯然,未來時期的兩岸文化交流,必然越來越以中青年人群為主要參與者。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決定的,必須正視。
與此前的台灣參與兩岸文化交流的主要人群比較,未來時期台灣參與兩岸文化交流的主要人群,對於大陸的親情、鄉情,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仰慕、向往之情,都將越來越淡薄,因而推動他們參與兩岸文化交流的原有動力也將隨之減少。更值得高度警惕的是,蔡英文一直把推進“文化台獨”的希望,寄託於台灣的年輕人,早在其執政前的2014年9月,就公然宣稱台灣年輕人“天然獨”。在執政後,更把強化對台灣年輕人的“台獨”教育,作為施政重點之一。蔡在其全面、徹底去中國化當中,以所謂“台獨史觀”對抗、取代“中國史觀”,並在中學歷史課程中予以實行,就是突出表現。
兩岸文化交流中,台灣參與交流的主要人群的結構性變化,是自然規律的反映,也是客觀環境變化的要求。儘管有些不利影響,但應該看到,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和兩岸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深入交流與融合發展,已經開始形成一種兩岸之間的新生產與生活模式。文化即生活,這種新的生產與生活模式必將深刻地影響和形成兩岸關係的發展,產生兩岸文化發展新模式和新的文化參與者。毫無疑問,這些新一代的參與者是以中青年人為核心,如“台生”、“陸生”、“台商”、“北漂族”、“陸居族”、“陸配族”等等,一句話,就是“兩岸族”。這是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兩岸族”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也就是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兩岸和平統一進行時不斷推進的過程。我們相信,在這樣的時代發展大趨勢下,兩岸文化交流的新模式和新機制必將在實踐中快速創新與發展,並深刻影響到兩岸關係的和平統一進程!
注:雖然文化的內涵十分廣泛,但仍然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文化內涵,通常僅限於文學、藝術等,廣義的則有豐富得多的內涵,例如,宗教、科學等等無不包含其中。本文中,筆者對兩岸文化交流,取文化的廣義內涵,可以說包含了除兩岸經濟、政治交流之外的所有兩岸交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1月號,總第25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