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政府的計劃,將使英軍的防務預算穩居歐洲第一、北約第二。而裝備尤其是新質作戰力量的裝備更新,則成為其投向重點。
海軍仍是首要扶持對象。海軍是英國保持海外用兵能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基石,也是其作為傳統海上強國、核大國等身份的重要支撐。約翰遜直言要把皇家海軍打造成“歐洲最強海軍”、使英國繼續做“最受美國青睞的軍事夥伴”。為此,“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需在2023年具備“完全作戰能力”,2019年底服役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要加快訓練和部署步伐。英軍要確保8艘26型護衛艦的建造,研製32型護衛艦,從2035年起替換現役的45型驅逐艦。此外,英國還要保持獨立的核威懾能力,加緊研發新一代無畏級戰略核潛艇和新型核彈頭,在未來20年內替換前衛級戰略核潛艇和W76型核彈頭。
空軍將力保升級換代。英軍共計劃採購138架F-35B作為海軍航母艦載機和空軍主力戰機;鑒於2艘航母的單艘日常和最大載機量分別為24架和36架,且要有輪換備用機,只有保證這個購買總量方能滿足空軍需求。英國還在跨越式研發第六代戰鬥機“暴風”,以跟上世界主要強國的戰鬥機更新步伐。
重點聚焦尖端軍事科技,培塑新型作戰能力。英軍將組建分管人工智能的專門機構,提升國家網絡部隊作戰能力,完善全軍通用的國防信息基礎網,爭取在2022年成立太空司令部。這意味著,英國在決定未來戰爭勝負的關鍵領域絕不甘居人後,且力爭以顛覆性技術的突破實現“彎道超車”。
重振軍力知易行難
英國軍費大漲,意在使英軍重歸正軌。然而,諸多現實難題沉屙已久,並非短時間所能解決。
當下,新冠疫情凶猛,“脫歐”後果仍在發酵,英國經濟面臨二戰後最嚴峻的挑戰,債務已超過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萬億英鎊。這種情況下,政府一面漲軍費、一面削減國際援助和福利救濟的做法,在國內遭到強烈的反對。即便疫情過去,計劃中的國防開支仍難免受到政壇風雲變化的震蕩衝擊,被醫療、住房、就業等社會福利部門“分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