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木介紹,雖然鎮紀委現有4名專職幹部,但監督起來有時還是會捉襟見肘,運用“1+N”監督模式,能夠發揮村一級監督隊伍的作用,實現監督力量的最大化。
王建木口中的“1+N”監督模式,是安溪縣紀委監委整合基層監督力量,發揮村級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前哨”作用,激活基層監督“神經末梢”的做法。“1”為鄉鎮專職紀檢幹部,“N”為該鄉鎮轄區內的每個村(社區)1名紀檢委員、3至5名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各鄉鎮紀委把轄區內的村(社區)劃分為若干片區,由每個鄉鎮專職紀檢監察幹部各自負責一個片區,聯合片區內的村級紀檢委員開展跨村“交叉”監督。
村(社區)作為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最小單元,由於受監督力量所限,容易成為監督的薄弱點。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近期,重慶市北碚區將村(社區)紀檢委員、監察監督員的監督職責、監督對象、監督事項等進行整合,組建廉潔工作站,改變原來監督力量薄弱、分散、各自為戰的局面。“由廉潔工作站對所在村(社區)的監督工作統一安排、統一組織、統一開展,實現監督力量的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提質增效,有力提升了民情民意收集、問題線索發現等監督工作實效。”該區紀委監委組織部部長王良英表示。
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梁永鎮金浪村一名群眾實名舉報村黨支部書記李偉——“他接受村民宴請,帶頭大吃大喝,你們管不管……”因該舉報涉及面寬、人員關係複雜,梁永片區協作組立即啟動片區聯動協作機制,抽調3個鄉鎮紀檢幹部迅速開展核實。4天時間,11個問題被徹底查清,當事人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免去村黨支部書記職務。
“協作辦理機制,有效整合力量,破解鄉鎮紀委‘單打獨鬥’的難題,讓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參與協作辦案的鼎山鎮紀委書記陳永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