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據工人日報報道,3月起,新版醫保藥品目錄正式啟用,119種藥品通過談判平均降價過半進醫保,讓不少患者得到了實惠。不過,有患者反映,部分藥品在醫院開不到。
事實上,自2017年醫保部門啟動藥品談判後,抗癌藥“進得了醫保,進不了醫院”的問題時有發生。根據中國藥學會對1420家樣本醫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2019年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腫瘤創新藥,進入醫院的比例約為25%。
腫瘤創新藥為何難進醫院,如何打通進院“最後一公里”的堵點?圍繞參保人員關心的這些熱點問題,記者近日採訪了專業人士,對此予以分析。
創新藥入醫院需要一個過程
目前,醫院是保障談判創新藥落地的主要渠道。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員曹莊說,醫療機構能否配備創新藥,配備率有多少,直接影響著談判藥品政策的實施效果。醫院配備創新藥有一定的規律,也需要一個過程。
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曾對2019年談判藥品中的西藥在部分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的配備情況做過調研,結果顯示,2020年1月政策執行後,大部分談判藥品的配備,在第一季度呈現大幅增長,並有穩定增長的趨勢,第三、四季度趨於穩定。
“從中,我們發現了一些規律:一是談判藥品進入醫保後,醫院的配備率一般會有顯著提高;二是藥品在醫院配備率的提升有一個過程,並逐漸趨於穩定;三是藥品類別會影響其在醫院的配備情況。”曹莊介紹,通過談判,新增准入的抗腫瘤藥的配備會高於其他種類的藥品,特別在腫瘤專科醫院配備情況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