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據人民網報道,天津,城與水相伴而生。
“七十二沽”、坑、塘、窪、澱,還有那條穿城而過的海河,萬千水道,終匯入海。
因地處“九河下梢”,天津承接了上游七省(區、市)70%以上的污染物入海。
因工業、人口發展,用水劇增,工業、生活排污嚴重,海河流域一度成為中國七大江河水系中水資源最為短缺、水污染最為嚴重的水系。
有一段時間,天津的水,生病了,有河皆污。
“啥東西都往裡排,最嚴重的時候,五顔六色,惡臭無比。”西青區王穩莊鎮村民宋德泰提起曾經被污染的獨流減河,打開了話匣子。
海河遭殃,渤海受傷。對於上游來水的水質變化,渤海之濱的大神堂漁民劉占富感受很深,“水質不好的時候,村裡養殖戶們損失慘重,魚蝦幾乎全軍覆沒。”
意識到“病”重,天津在轉型升級的同時,治水力度也在緊鑼密鼓地加強。
王穩莊鎮,曾以“制釘”為傲。獨流減河沿岸上千家企業廠連著廠,污水濃煙無序排放,讓這條往日的清流滿目瘡痍。
“曾經也對河道進行過清淤蓄水、引水補水。”王穩莊鎮人大主席王慶茂坦言,但這些只能治標。“一條河只要有幾個小排污口漏排,三四天水質就變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