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近段時間,小微企業屢受聚焦,它不僅成了這輪普惠性減稅瞄准的主要對象,也受到了社會的關切。據中新網報道,春節期間,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30名00後大學生,就在院校的支持下發起了南北青年返鄉小微調研,通過對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做春節切片調查。他們將目光投向四線以下、五環之外的中國,在那裡尋找小店小廠倔強求生的秘密。
作為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細胞的小微企業,生存發展境遇的確常在宏觀敘述中被粗線條地勾畫,但基於調研的群像描摹依舊很有必要。而30名大學生跨越10個省份、20個縣市、超過200家店鋪的“非典型調查”,就描摹出了小微企業的真實生存鏡像:他們面對未來揮不去人力、房租支出和客流壓力的“小焦慮”,但冀望守住眼前的“小確幸”;他們全力擁抱電商、直播、移動支付等數字化技術,卻也受制於沒人培訓、是否安全等“小憂慮”;他們習慣於熟人社會的人情世故,讓科技總有不可輕易逾越的“小局限”,卻總能自發摸索出新的“小突破”。
小本生意、規模小、下沉深、分布廣,這大概是很多人對小微商家的直觀感知。它們可能是街巷裡的小攤小販,也可能是村級的小型商超。雖然是社會經濟體中顆粒度近乎最小的單位,但毋庸諱言,它們是民眾生活網絡上的重要結點,方便了民眾生活,也給了市井社會更多活力。正因如此,社會不應只看到它們“聚沙成塔”般的巨大社會貢獻率、GDP占比和就業人口容納面,更應對其冷暖境遇有充分感知。
從那些00後大學生的調研中不難看到,很多小微商家有著很現實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如低線城市房價上漲帶動的房租成本“水漲船高”,如在整體支出中占比不小的人力成本(很多小店請不起人,都是家人打理或雇傭親戚),如日常周轉和擴大規模需要資金卻不得的貸款難。這三大痛點就像“三座大山”,將大量小微商家壓垮了——它直接連著很多小店的生死符,影響了其生存周期,偏低的“5年成活率”,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對社會而言,痛它們的痛,解它們的難。非但如此,還得是精確制導式的紓困解難。它們的成本和負擔高在哪,長效性幫扶就到哪,進而用足夠的市場支持與制度溫度、韌度和黏度,降低其成本、減輕其稅負,已箭在弦上。
近年來,幫扶小微企業也成了政策層面“為民企紓困”的重心。拿“降成本”來說,無論是用合理確定小微企業貸款期限、還款方式,縮短貸款審批周期,金融機構的績效考核與小微信貸投放掛鈎等,解決小微商家普遍存在的獲取信貸難、進入市場難等難題,還是小微企業房租補助,都表明帶有明顯紓困導向的政策支持扶持正不斷加碼。再就“減稅負”看,近期的加大所得稅優惠力度並降低享受優惠的小微企業標準,還大幅提高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起徵點,就讓大量小微商家切實受惠。
也源於此,此次調研中,希望國家扶持小微的政策盡快釋放紅利,成了小微商家們的兩大信心來源之一。
而他們的另一重信息來源,則是希望數字化的未來更快些到來。這可以預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網購、物流、移動支付等數字化技術快速實現了“從城市到農村”的下沉,它們也搭上了“數字經濟”這輛快車。那些平台對B端生意的觸達和下探,將其“裹挾”進了數字化大潮,讓那些小店主漸次習慣了手機支付,並享受到了技術發展的普惠式紅利,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這些甜頭不只是借助收款碼掃解決了收到假幣、收賬記賬繁瑣等問題,更是用數字化經營提升了自身效率,用網絡信貸紓解了貸款難的痛點。
之於那些小微商家,數字化經營或者說“善於用網”,給了它們更多的可能。很多互聯網平台也在這方面靶向發力,以賦能小微的方式支撐自身商業模式。以支付寶為例,它就推出了系列賦能小微商家的舉措,除了在把支付接口接入到個體生活,無形中帶動人們更多地在小店鋪小攤販掃碼消費外,它還開啟了“凡星計劃”,向行業開放所有能力和技術,與1000家各類金融機構攜手,共同為3000萬小微經營者提供金融服務;推出了“多收多保”服務,為碼商們醫療提供保障;發起了“碼商成長計劃”,包括“多收多賺”體系、小微商家培訓、品牌升級……為小微商家提供營銷、貸款、理財、保險、賒賬進貨、經營分析等多維金融科技服務,也算是“精准紓困”。
本質上,互聯網帶來的這些紅利,也是市場作用的體現。市場的魅力,有時候正在於此:它能在“發掘商機”的動機下精准找到那些社會痛點,然後通過“邊緣改革”式的市場自生自發力量,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技術演進已呈裂變之勢、數字經濟已嵌入各領域各行業的背景下,以技術紅利惠澤的方式對小微商家多些因需施策的幫扶,也有了無數的可能。
接下來,也希望政策維度在營造宜商環境上持續加力,社會則依托“互聯網+”對小微商家不斷“精准紓困”,讓它們少些難、少些痛也少些堵。可以預見,當小微商家們在“共享數字經濟紅利”的加持下得以更好地培育、成長,整個社會經濟也會更有活力。
來源:紅網 作者:麥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