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中發現,相比於此前幾輪調整,如今儲戶們對於定期存款利率下行多了一些寬容和理解,並以理性的心態積極應對。
不少儲戶依然看重銀行存款自身具備的低風險、穩定性優勢。
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接連下降,讓家住山西太原的戚阿姨很“心疼”,但她表示仍會將儲蓄的“大頭”放在定期存款。“在我心裡,銀行是最可靠的金融機構。把暫時不用的錢存放進去,需要時再取出來就行。雖然不會賺很多利息,但至少能保本兒,心裡有底。”她說,前些年,自己存錢時往往選擇利率高、活動多的銀行。這兩年存款利率普遍降下來了,自己更傾向於把錢存在工農中建等國有大行。
有的儲戶“貨比三家”,積極為存款尋找好去處。
收到多家銀行對中長期定存利率調降的消息後,在浙江上班的湯先生特地請了半天假,專門跑了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溫嶺農商銀行、台州銀行、溫州銀行、寧波銀行等機構,看看誰家的定期存款利率相對較高一些。“目前我選擇的理財方式大多為存3年期或者5年期的定期存款。銀行有存款保險制度,在限額內我一般會選利率高一點的銀行。”湯先生說。
也有人看到存款利率持續下降後轉而尋找其他的理財搭配方式。
趙謹是一名80後工程師。在其最近制定的2024年理財規劃中,中長期定期存款、銀行低風險理財、儲蓄型保險並列成為三種重要的理財方式。“比如,我給孩子買了教育金保險,一年投入1萬元,連續10年投入。這樣,孩子將來的大學學費和生活費就有望積攢出來了。到時直接退保取錢,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再如,最近網上熱門的‘36單存錢法’也是我正在琢磨的存款方式之一,通過小額分批定期存款來兼顧存款收益與靈活取用。”趙謹說。
“儘管存款利率降了,但貸款利率也在降,甚至降得更早、更多。就拿我們還房貸的人來說,已經享受到了相應的實惠。”在江西南昌生活的吳霜說,自己會根據個人消費金額和消費時間來安排儲蓄和投資方式,正在研究年金險、十年期國債等其他穩健型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