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化、法治化、透明化、民主化、誠信化、公平化、民本化與全球化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的根本方向。 |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這為優化投資者友好型法治環境奠定了基調,指明了方向。
優化投資者友好型法治環境有助於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證券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文章表示,市場化、法治化、透明化、民主化、誠信化、公平化、民本化與全球化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的根本方向。資本市場是信心市場。投資信心源於看得見、摸得著、有溫度的法律保護體系。如果投資者無法在投資與維權過程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溫暖,其開展投資活動時必然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因此,資本市場改革必須公平和效率並舉,更加注重公平;發展和規範並舉,更加注重規範;創新和誠信並舉,更加注重誠信;契約自由和契約正義並重,更加注重契約正義;安全和快捷並重,更加注重安全;既立足國情,也要大膽借鑒國際慣例。
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是以公眾投資者的幸福感為核心,妥善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相互關係,尤其是預防市場與監管者的雙重失靈現象,避免損害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被踐踏、投資者的知情權與公平投資權受到侵害、公司自治與契約自由被濫用、公司治理失靈時,監管者與司法機關必須挺身而出,有效維護中小投資者作為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這有助於鼓勵資本市場無形之手理性地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正確處理好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之間的良性互動關係,實現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優化投資者友好型法治環境有助於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
文章稱,上市公司治理的關鍵問題是股東和代理人(董事、監事、高管人員)之間、大小股東之間、公司內部人和外部人之間的代理成本問題。一些“鐵公雞”公司雖然賺得盆滿鉢滿,但並未惠及中小股東;個別忽悠式重組或炒殼現象擾亂市場秩序和投資者預期;部分上市公司自廢武功、跑偏主業,把從中小股民處融來的資金投向主業外的領域。
優化投資者友好型法治環境有助於通過法律思維與法律手段,強化控股股東和內部控制人的誠信義務與問責機制,有助於倒逼其對公眾投資者常懷感恩之心,常修慎獨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存勤勉之行,不斷提升股東福祉與投資價值,有效促進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此外,投資者友好型法治環境還有助於在資本市場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契約精神與企業家精神,倒逼上市公司專注實體經營,鼓勵公司做精做細產品與服務,淘汰失信公司、僵屍公司、劣質公司,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間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