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有如下類似的經歷:剛買了房子,就有裝修公司打來電話;生完小孩沒多久,就有早教中心來聯繫;買完車剛一年,就有保險公司來推銷車險……推銷人員借助“隱私信息”無孔不入。個人信息洩露規模到底有多大?
業務情報安全企業永安在線產品經理鄒洪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永安在線數據洩露監測平台從2018年正式開始運營至今,已發現數據洩露事件超70000起,影響人數超過2億。
事實上,數據洩露在全球都處於高發態勢。近日,據外媒報道,WizCase安全團隊在掃描國際在線外匯交易平台FBS服務器時發現了嚴重的數據洩露事件。此次數據洩漏多達20TB,包括超過160億條記錄。洩漏信息包括姓名、電話、郵件、護照號、個人照片、駕駛執照等個人基礎信息。同時,存款金額、貨幣、交易ID、交易日期、餘額、股本等用戶財務數據也在其內。
根據ForgeRock《消費者身份信息違規報告》最近公布的數據,網絡犯罪分子在2019年暴露了超過50億條數據記錄。儘管2020年第一季度數據洩露事故數量下降了57%,但從洩露量來看,只增未減,洩露了多達16億條記錄,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9%。
“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從‘倍數級’進階至‘指數級’爆炸式增長。”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辛尚民此前在介紹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審理情況時指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可利用的信息數量日益龐大,從過去的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等傳統靜態信息,增加了征信信息、定位信息、行蹤軌跡信息、住宿信息、房屋產權信息等多方面多維度信息。同時,儲存信息的載體從傳統的U盤、硬盤等變為儲存量更大的雲盤,也讓存儲成本和難度大幅度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