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首要任務。
如何強化科技戰略支撐,為“十四五”開好局?怎麼理解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新的一年如何部署、推進這項工作?未來怎樣發揮新型舉國體製作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創新聯合體如何組建?記者採訪了科技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界。
打造代表國家水平的“科技王牌軍”
科技部辦公廳副主任劉育新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力應對風險挑戰,迫切需要我們打造一支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科技王牌軍”。戰略科技力量的影響力和支撐力,直接關係到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的“壓艙石”。
過去一年,我國在深空深海核電等重大科技領域走出一條自立自強之路。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實現月球無人采樣返回,“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這些都離不開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撐。
近年來,我國在若干戰略必爭領域實現“後發先至”,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疫情防控科研攻關讓科技界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顯了培育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因此,打造一支“科技王牌軍”,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
劉育新表示,科技部按照“四個面向”的戰略方向,統籌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研判重大科技方向,加強科技創新的系統規劃布局,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與重大科技任務實施統籌部署,強化基地、項目、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的一體化配置,集聚精銳科技力量,加快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搶占國際科技競爭制高點,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