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中國香港日前報告了全球首個新冠病毒重複感染病例,一名3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的33歲男子經治療後康復出院,8月前往歐洲旅遊返港後再次確診。康復後重複感染是否意味著即使新冠疫苗正式投入使用也無法真正戰勝疫情?該病例為新冠疫情防控帶來哪些啟示?專家們認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案例並不是常規事件,沒必要過度擔憂,該病例的意義在於幫助科研人員更深入了解人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
不同於此前報告的“複陽”病例,新報告的重複感染病例首次提供了新冠康復患者可能再度感染的確鑿證據。
“複陽”是指新冠患者達到出院標準後又出現核酸檢測陽性。專家認為,這類病例用“再檢出”描述可能更準確,患者體內病毒並未真正消除,雖然上呼吸道咽拭子取樣檢測不到病毒,但病毒還存在於體內。此外,核酸檢測試劑靈敏度不夠也可能帶來“假陰性”結果。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香港瑪麗醫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在國際傳染病學權威雜誌《臨床傳染病》25日刊發的最新研究中報告說,這名重複感染者第二次感染發生在首次感染後的第142天,對比兩次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可以發現,它們分屬新冠病毒譜系不同分支,有20多個不同的核苷酸,並在9種蛋白質中存在氨基酸差異,證實患者是再次感染,而不是首次感染的病毒持續存在。
此前已有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後體內抗體水平會迅速下降。中國研究團隊6月在英國《自然·醫學》雜誌報告說,他們在重慶市進行的調查發現,約90%的病例在出院後兩個月總抗體水平會降低70%以上。研究人員據此認為,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後可能再次被感染。新報告的重複感染病例證實了上述結論,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不會終身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