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 中 小】
【打 印】
|
|
順勢做好內需開發產業升級
|
http://www.crntt.hk
2020-07-08 07:35:14
|
|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從國際視野看,新冠疫情造成的這次危機不是金融危機,因為金融危機是富人的危機,是有資產的、有股票的、“華爾街人”的危機。而這次危機是窮人的危機,疫情對低收入者衝擊更大,他們失去工作,無法出門,沒有收入。
北京日報發表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文章表示,這次危機帶來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2008年。2008年無非是華爾街有幾個機構破產了,政府一補助,美聯儲一救助,危機就穩住了,經濟很快就反彈了。這次是低收入者受大衝擊。政府當然可以救助,但是能救多久呢?這一次的後果可能比2008年要嚴重得多,因為它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危機,而不僅僅是金融危機。它會帶來一系列政治上的動蕩,一些國外的政客很可能試圖將危機進行轉嫁。所以,這將考驗我們的應對能力。
文章分析,這次疫情之中,新科技不斷地發揮作用,遠程辦公、物流、電商發揮了巨大潛力。毋庸置疑,科技仍然是增長點。增長點還來自於什麼地方?坦率地講,這一輪危機過去之後,中國仍然是一個拉動全球增長的國家,因為中國體量大,而且中國的相對體量比2008年又高了一個層次。
一看科技,二看中國。對於這一點,真心希望西方稍微有點智慧的領導者能夠明白。中國還是有潛力的,中國的城鎮化還沒有完成,工業化也沒有停頓。
對美國來說,製造業重回美國部分能實現。以後可能有兩大類製造業,第一類是以中國的市場為目標的製造業,比如寶馬、通用汽車,這類企業無法撤出中國。第二類就是把中國作為生產基地,利用中國的低成本生產,這類企業早晚會撤走。因為中國現在已經到了中等收入的門檻,要進入高收入國家隊列。我們應該盡量做好對外商的服務,但是大勢所趨,中國不能只搞一些低端的加工。所以,我們要想方設法提升內需,給中低工資水平的勞動力提供更好的就業渠道。
民粹主義抬頭,但“去中國化”不太可能完全成功。因為西方國家的勞動力成本遠遠高過中國這樣的國家。要搬回去的話,將需要大量的政府補貼。政府的財力又是有限的,真要去執行的話,也很困難。所以企業有可能向東南亞這些勞動力更低廉的市場轉移,不可能完全回美國。
疫情加快了原來可能需要十年才發生變化的步伐,企業向東南亞這些勞動力更低廉的市場轉移的可能性增大,中國應該順勢做好自己的內需開發、產業升級工作,主動迎接世界勞動力轉型的挑戰。
文章認為,未來若干年,全球化可能會被區域化所代替。未來世界上可能是三大貿易圈:第一個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第二個是歐盟;第三個就是北美,包括墨西哥、巴西。這三個朋友圈玩“三國演義”,估計是這樣的趨勢。由於國際上的互相不信任,發達國家希望自己的民眾有工作,所以會把一些貼近自己市場的產業搬回去,然後會形成三個大區域、三個大市場。比如寶馬就是在不同市場上布局的,寶馬要把沈陽三期工程作為整個亞洲的生產基地,現在是完全自給自足的,不需要德國開工,其供應鏈是完整的。
基於以上分析,疫情之後,全球可能分成三個區域,相互有一定的獨立性。
|
|